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徐達在元朝末年農民起義的浪潮中,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隊伍,隸屬朱元璋部。至正十五年,他隨朱元璋渡過長江,攻克采石,打下集慶(今南京),輔佐朱元璋創建政權。後來奉命以大將軍身份領兵攻取鎮江,因功被授以淮興翼統軍元帥。至正十七年,他率兵東進,克常州、取常熟、江陰等地,屢次打敗張士誠的部隊,成功地阻止了張士誠軍的西進。次年,奉命留守應天(今南京),升為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至正二十年五月,徐達與中翼大元帥常遇春在九華山下設伏,斬俘陳友諒萬餘人。後來又隨從朱元璋設伏應天城下,再次大敗陳友諒軍,俘獲7000餘人。第二年,在攻打江州(今江西九江)戰役中,身先士卒,率師猛攻,迫使陳友諒退兵武昌,並領軍追至漢陽,戰後因功升為中書右丞相。至正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大敗陳友諒,次年,官升左相國。至正二十五年,以大將軍銜率師出征,按照朱元璋先克淮東、再占浙西、後破平江(今江蘇蘇州)的軍事方略,進攻張士誠,攻克泰州。次年攻取高郵、淮安、興化(今均屬江蘇)等地,徹底占領淮東之地,接著占領浙西,連戰皆捷。至正二十七年九月,攻陷平江,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餘人,再次因功封為信國公。同年十月,徐達被朱元璋任命為征虜大將軍,同副將常遇春率師二十五萬開始北伐,不久攻取山東,隨即占領河南,然後很快揮軍攻下大都(今北京),改名北平,宣布了元朝的滅亡。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為防備退居漠北的元朝殘餘勢力卷土重來,加強戰備,興修長城。命徐達領兵平定山西,又向北驅逐元殘餘勢力,主持重修北京的咽喉重地——居庸關,以防止蒙古騎兵的突襲。洪武三年,徐達率兵出潼關,趨定西(今屬甘肅),進剿元朝大將擴廓帖木兒,經過激烈戰鬥,大敗元軍,擒獲元朝郯王、濟王以下文武官員一千八百餘人,士兵八萬六千餘人。論功升至中書省右丞相,參理國事,並晉封魏國公。朱元璋命他鎮守北方軍事要地北平(今北京)。他在北平徙民實邊,大興屯田。他善於治軍,號令嚴明,士卒都願意以死效命。由於他長年在外征戰,加上他在戰爭中的傑出表現,使他獲得了“謀勇絕倫”的稱譽,甚至連明太祖也與他有“布衣兄弟”之稱。
評說
徐達一生剛毅武勇,持重有謀,紀律嚴明,屢統大軍,轉戰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譽為“萬裏長城”。
徐達長於常遇春的地方有兩點,一為智謀,二為戰略眼光。常遇春有猛張飛之勇,作戰身先士卒,威震敵膽,可惜勇而無謀,開封戰役被元將脫金龍以誘敵深入計包圍,幾被生擒,幸虧明軍戰鬥力強大,死戰突圍,才僥幸而歸。而且常遇春自恃勇猛,輕視火器等科技,天蕩山一戰攻蒙古人回回炮陣地,險些中炮喪命。相反徐達卻極有智謀,對開封隻圍不打,並不斷以小股部隊騷擾對手,待敵人完全疲憊後方才發起進攻。一舉拿下開封。同時,徐達高度重視火器製造,為騎兵廣泛配置火龍槍,以彌補明軍騎兵在騎射上與蒙古騎兵的差距,並廣泛使用火炮用於對蒙古人作戰,製定了火槍,火炮,騎兵,步兵協同作戰的戰法。以優勢火器大破擴敦貼木兒八萬色目人軍隊,一舉收複甘肅青海。並以攻心戰迫使西藏各部臣服明朝,真是鋼柔並濟。另外,在戰略眼光上,徐達也高出常遇春一籌,常遇春痛恨蒙古人,大軍所到之處將蒙古人色目人盡數殺戮,徐達卻不同,對歸降的蒙古人一律善待,並安撫百姓,使許多城池自動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