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1621~1696),字尊侯,號琢公,福建晉江人。他自幼生長在海濱,熟悉海情。少年時代從師學劍,武藝超群;壯歲從戎後,轉戰疆場,屢建戰功,是一位智勇雙全、功勳卓著的良將。
施琅出生於農民家庭。年少時“有識度,膂力絕人”,從師“習距陣擊刺諸技,於兵法無不兼精,遂智勇為萬人敵”。崇禎任遊擊將軍。曾隨黃道周出關抗清。
清順治三年(1646年),施琅與施顯到安平(今安海),跟隨鄭成功了兵南澳抗清,為成鄭成功部下最為年少、知兵、善戰的得力驍將。楞中,施琅1651年在南澳下願南下廣東勤奮王。後又因為鄭成功命他回廈門“未還其兵公”而產行不滿情緒。經後施琅因殺犯法親兵曾德再觸怒了鄭成功。由此兩人不和,施父子三人被扣押。後來,施琅用計逃脫,鄭成功即殺施父大宣及其弟施顯。不久,施琅降清,與鄭成功對抗,先任同安副將,繼任同安總兵,1662年升任福建水師提督。
在統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麵前,施琅最先站出來大聲疾呼:隻要鄭經(成功之子)不肯接受招撫,就應用武力平台,迅速實現國家統一。1664年他就建議,乘他率兵攻取金廈新勝,“進攻澎湖,直搗台灣”,使“四海歸一,邊民無患”。1665年,封靖海將軍。1667年,孔元章赴台招撫失敗後,他立即上了《邊患宜靖疏》,次年又寫了《盡陳所見疏》,強調“從來順撫逆剿,大關國體”,不能容許鄭經等人頑抗,盤踞台灣,而把五省邊海地方劃為界外,使“賦稅缺減,民困日蹙”;必須速討平台灣,以裁防兵,益廣地方,增加賦稅,俾“民生得寧,邊疆永安”。他還分析了當時雙方的力量,指出台灣“兵計不滿二萬之從,船兵大小不上二百號”,他們之所以能占據台灣,實賴汪洋大海為之禁錮。而福建“水師官兵共有一萬有奇,經製陸師及投誠官兵為數不少”,隻要從中挑選勁旅二萬,足平台灣。他主張剿撫兼施,從速出兵征台,以免“養癰為患”。施琅這一主張,是從實際出發,符合全國人民要求統一的願望,充分顯示了他急盼統一國家的愛國情懷和高人一等的政治家的遠見卓識。但是卻因此而受到以鼇拜為首的中央保守勢力的攻擊,保守勢力以“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馳驅製勝,計難萬全”為借口,把他的建議壓下來。盡管施琅的苦心議諫被束之高閣,甚至裁其水師之職,留京宿衛,長達13年之久,但他仍然矢誌複台,堅韌不拔。在京之日,他密切注視福建沿海動向,悉心研究風潮信候,“日夜磨心熟籌”,以俟起用。他還於“朝退休閑,翻閱曆代二十一史,鑒古今成敗及名臣言行可法者,一一具誌諸胸中”,以致朝中同僚刮目相看,譽之“儒將”。
1681年,在姚啟聖和施琅的同鄉大學士李光地的極力舉薦下,康熙帝再次召見了已年屆花甲的施琅。施琅再次向康熙帝詳細闡述了如何訓練水師、如何利用風向變化等具體方略。康熙聽後十分滿意,任命他為福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令其即赴前線,操練水師,待機進取台灣。
由於福建前線存在著姚啟聖和施琅軍政兩套班子,行動起來難免相互掣肘。施琅一到廈門,立即上書要求“專征”台灣,即在軍事指揮方麵享有獨自決策權。在其意見被否決後,施琅又執意堅持再次上書。康熙帝雖然認為為人臣者不應如此“妄奏”,但他還是網開一麵,把施琅的意見交諸大臣討論。討論中,明珠讚成施琅的意見,主張“著施琅一人進兵似乎可行”,康熙也隨即表示同意明珠意見,令“施琅相機自行進剿”。
康熙批準“專征”使施琅大受鼓舞,上任以後,施琅積極訓練水師,督造戰船,選拔將領,全心籌措征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