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中國古代稱之為長庚、啟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古希臘人稱為阿佛洛狄忒,是希臘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而在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是維納斯,因此金星也稱做維納斯。但是不管它有什麼好聽的名字,其實際上卻是一座真正的地獄,天空中充斥著厚厚的橘紅色的大氣,就算是被混亂汙染後它這個濃密的大氣層顏色也沒有改變多少。同時天空中還無時無刻的漂浮著大量硫酸構成的濃密雲層,整日裏下著真正的酸雨。而大地上,則是遍地的火山,那些粘稠的熔岩不停地從無數的火山口冒了出來,也許隻有但丁神曲中的地獄才有這種情形吧。不過此時這顆橘紅色的行星早已被混亂汙染了,那橘紅色的大氣層,已經開始微微發紫。而大地上,已經充斥著無數長相怪異的怪物,這些家夥居然在這種地獄般的環境裏生活的很愜意,甚至還不時的相互打鬥,也不得不讓嶽古等人佩服混亂生物那極強的適應性,而人類也隻有嶽古指定的那一千萬人才能豁免這正可怕的環境。
但是不管怎麼樣,嶽古也不得不對這顆天空中最亮的行星發動進攻,而此時人類聯盟最大的弱點也開始暴露了出來,那就是真正人類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現在要分駐兩顆行星一顆衛星,人手實在是捉襟見肘了,好在現在的人類戰士基本上都是作為隊長一級的指揮員了,每個人至少手下都有一百到數千不等的種族士兵。但就是這樣,還是讓負責部隊整訓的張老頭頭疼不已,甚至連他那個打鐵的愛好都放下了。
不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在充分準備了半年之後,嶽古率領著遠征軍先鋒隊,再次啟程了。這次的金星戰役不像火星,這裏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金星沒有衛星,之前的外太空前期轟炸根本無法實施,同時,飛艇也就派不上用場了。這樣,嶽古隻能通過殘萼可以攜帶的那十萬人打開一條通道了。不過在火星上的一個意外收獲倒是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構造體。在火星上,嶽古不但淨化了大量的普通構造體,而且還收集了數量異常龐大的構造體殘骸,這樣就為啟迪封印這些構造體提供了大量的原料,甚至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嶽古還有另一個殺手鐧。
其實金星離著地球在軌道方麵來說更近些,隻是在嶽古準備發動第一次行星戰爭的時候,火星恰巧離得更近些而已。所以殘萼飛到金星的時間和去火星也差不多,嶽古找了個金星離得比較近的時間點。
當來到金星近地軌道的時候,大家都真正看到了那可怕的一幕,整個行星的大氣層簡直就是沸騰的鍋爐,那硫酸構成的雲朵就和不斷翻滾的水花似地,讓那些在地球上長大的人類們,包括嶽古,一陣陣的頭皮發麻。不過要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嶽古立刻放出了大量的太空骷髏,先把整個近地軌道占住再說,不然到時候在地麵上打的正緊要的時候,突然從天空中來一個啥東西就樂子大了。頓時整個金星的近地軌道完全被墨钜帶著它的手下塞滿了,那些從外太空試圖進入金星的攻城獸無一例外的都成了它們的劍下亡魂。
接著,嶽古開始命令殘萼朝著一路上不斷修訂的登陸地點駛去了。有了上次火星成功的例子,嶽古再次將目光投在了那些高原上,不然到時候來個水淹七軍就不好玩了。
這次嶽古選定了靠近金星北極的一塊高地上,至於之前的名字好像是啥伊師塔地,但是嶽古更喜歡叫它太白高原,用以紀念中國神華傳說中的太白金星,至於末世前的這個叫法,嶽古才懶得記,反正到時候一用環境改造球,這個星球誰知道會成為啥樣子?不過嶽古選這個地方也不是沒來由的,這個高地地勢很高,但是麵積不大,大概就是介於末世前澳大利亞和美國的樣子,而且中央偏西的地方有一座很高大的山脈,嶽古也不管之前叫啥,直接起了個名字叫太白胡須,也不顧其他人喜歡不喜歡反正這年頭也不會有啥人沒事幹的去挑戰他的威信。這個高原上,混亂怪物據嶽古偵察術的統計,大概有七千萬左右,大部分都在西部的平原地區,數量有五千萬。而麵積更大的溝壑縱橫的東部隻有兩千萬。嶽古直接選定了登陸地點在東部一塊較為平整的高地上,這樣也有利於我軍展開防禦。
在登陸前,當然是先期殘萼在近地軌道的無差別轟炸,反正現在地麵上也沒有我方人員,隻要是會動的都是混亂怪物,嶽古也不用擔心誤傷,一路炸就是了。這下,那些已經適應了金星環境的怪物們算是真正領教了什麼叫地獄了,配合著金星那可怕的環境,漫天的炮火瘋狂的從天空中落下,就像是在下一場恐怖的流星雨一樣。殘萼一直在這個地方轟炸了三天,登陸場範圍內已經看不到任何會動的東西了,那橘紅色的玄武岩統統被紫色的血液和爛肉覆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