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蘊禮女士是我認識的女校長中無論是風度還是智慧都非常出眾的一位。她是那樣一種每當令人想起或者談起,就會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張優雅沉靜且深具魅力的麵孔,就會感受到她的性格和氣質中蘊含的那股強大、包容且靈動的力量。在她身上,神秘而深厚的東方傳統與觀念,同多元與創新兼備的世界觀融合得如此渾然天成。且不說她在高等教育領域中所取得的成就有多麼精彩,光是與她成為師友,感受與品讀她的人生,就已經讓人心生欽佩。

能成為張蘊禮女士的傳記作者,我既感榮幸,更多一分誠惶誠恐。沒有傳記寫作經驗,也沒有在高校管理的經曆,我隻是一個在高校的科研機構從事社會性別和傳播學研究與教學,以及女性領導力研究的教師。我深恐自己的粗陋文字哪怕有一絲忽略或遮蓋了張蘊禮女士人生故事中的光華,更唯恐以我的視角和價值立場對於她的人生故事未盡詮釋之責,或者過度闡釋。

我雖在希羅生活了近一年,但並沒有和張蘊禮女士長期共處的經曆,對於她的觀察在全麵性、深刻度方麵也十分有限。作為這本傳記的作者,我最深沉的關切與寫作使命,在於盡可能完整地呈現她作為首位美國亞裔女校長,是如何適應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的環境與內在規律,以及如何確立並堅守著自己的角色,如何排除困難並做出決策的“幕後故事”。

接受這本傳記的寫作任務,一方麵出於我對“世界女子高等教育及大學女校長研究”這套叢書的策劃者與召集人劉繼南女士的一貫尊敬與感謝,感恩她一路以來對我的培養與提攜;另一方麵也出於我對張蘊禮女士不凡人生故事的好奇。我願自己以及更多的人能夠以她為楷模,對高等教育的發展、對女性領導力的研究與培育,略盡綿薄之力。

本傳記原本計劃由朱冰女士撰寫,熱銷的《一問一世界》就是出自她的手筆。不過,一方麵由於她手上還有別的寫作任務,壓力比較大,另一方麵也因為我由學校公派到夏威夷大學希羅分校做訪問學者,比較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訪問張蘊禮女士,所以我從朱冰那裏接手了這本傳記的撰寫任務。朱冰女士前期整理了一些張蘊禮女士在各個時期的資料,豐富了這本傳記的內容。

感謝我的小師妹尤姝婷和張泉婧,她們都是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在讀的“媒介與女性”研究方向的研究生。2011年年末,張蘊禮女士到中國廈門大學參加第五屆世界大學女校長論壇,期間在北京逗留兩日。我邀請尤姝婷作為我傳記項目的信息員,到賓館對張蘊禮女士進行了兩次長時間的訪談,並代我略盡一點地主之誼。泉婧則幫我處理了一部分照片格式的問題。在此一並感謝。

由於本人寫作能力有限,寫作的時間要求又緊張,故本書難免錯漏之處,還請張蘊禮女士及本書的讀者見諒並指正。

張敬婕

2012年仲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