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免費的午餐(上)(2 / 2)

“這是揚州的漆盒?是大,宋朝的工藝!”

這食盒大概是趙楫來到現代,除那塊隨身玉玦外見到的唯一讓他感到熟悉親切的物件了。

蕭仙怡倒是沒想到“她”竟然如此懂行,驚訝之餘讚許的點點頭,算是肯定趙楫的判斷。

“這種格局、雕花、光澤……”趙楫得了女神鼓勵,更是興致勃勃的賞玩起來。“咦!不對!”

蕭仙怡麵上笑意更濃,倒沒想到“她”能看出來。

“這圖案,畫的雖是牡丹,也是華夏風的構圖,用筆卻是扶桑的畫工,這是扶桑仿製的!?”

那邊蕭仙怡已翹起了大拇指,讚道:“了不起!你這眼光真毒!

這是我爸專門從日本訂製來送給爺爺的,專門設計的華夏款式和花紋,我看著喜歡就讓他多做了幾個。爺爺第一次見的時候都沒看出來,後來我爸跟他說了他還將信將疑呢。”

其實趙楫又哪裏能確定?

隻是這食盒在他來說乃是常用之物,稍微留意很容易發現不同之處,至於能看出畫工出處,卻是多虧了他幼年所學了。

如今的趙楫雖好武成癡,但十五歲之前住在宮裏,卻是沒法拜師學武的。所有宮中的皇子皇女,都要統一接受皇室的禮儀、文化教育。由於皇上酷愛書法美術,因此在皇族的教育上自然多有側重。

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趙楫雖沒下什麼苦工去學,眼力卻是不差的。而事實上趙楫天賦頗佳,又有名師指點,雖然出宮後再無練習,但論起書法、國畫的技藝,在傳統文化沒落的現代卻也算得上是大師級。

“隻是湊巧蒙對了而已,哪有什麼了不起。”趙楫卻不禁誇,連忙謙遜,說的卻也是實情,若是其他古物,他可不一定能辨識了。

“爺爺喜歡這些傳統的工藝品,到不在乎是不是文物,所以家裏人也常找些小玩意去哄他老人家開心。老人家很推崇遠古的飲食文化,我爸爸就想找點這方麵的東西,可惜年代太久,那些千百年前的手藝大都失傳了。後來打聽到日本鐮倉有宋朝時傳入的漆工手藝,一脈相承,很是原汁原味,這才去定製了些。”蕭仙怡不欲被剛剛結識,感覺十分投緣的新朋友誤會自己崇洋媚外,很是費了番口舌,將這食盒的來龍去脈細細解釋了一遍。

其實在大宋時,扶桑對中華王朝極為恭順傾慕,對華夏輝煌的文化更是頂禮膜拜,那些貴族大名言必稱中華以為風雅。扶桑在國人心目中不過是個水深火熱的蠻夷小邦,完全沒有後世的凶惡形象。

趙楫作為大宋皇族,天然有著無與倫比的文化優越感,字典中根本沒有“崇洋媚外”這個詞彙。在他的概念裏,我華夏有禮儀之大,服章之美;那些腥膻不堪的蠻夷,縱使武力強盛,但在文化上卻隻有仰望的份兒。

他隻是心中有些感慨,幾百年滄海桑田,想不到當年風靡大宋的漆工,現今在華夏大地已然失傳,卻是在扶桑保存了下來,著實讓人感到幾分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