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重甲襲營(1 / 3)

不僅僅大宋,整個東方的曆史上,其實都沒有出現過這種密集的步兵陣型。趙楫的陣法大部分是參照的近代步兵方陣,起源則是歐洲自古希臘起便有的方陣傳統。

這種方陣攻守兼備,威力強大。但在進入鐵器時代後,隨著更具衝擊力的重騎兵出現,長弓、弩箭、石炮等遠程破甲武器的出現,身披重甲的方陣重步兵在中世紀的歐洲也漸漸不再是戰場主流。直到火炮及火槍的製造技術傳入歐洲,方陣才在西班牙人的手中複活,並再一次發揚光大。

正如趙楫第一次使用方陣時,洪教頭曾說的那樣。在破甲重箭和神臂弩才是主流的戰場上,這種密集槍陣,即便身披重甲也隻不過是活靶子罷了。

然而由於大宋各地軍備廢弛,再加上有了善射的葉嵐及二龍山山賊加入。一路上發生的小規模戰鬥中,趙楫一方在遠程武器上一直是壓著敵人打的。

沒有了天敵遠程武器的威脅,親兵隊的長槍方陣無往而不利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上次行轅之戰,葉嵐的神射大出風頭,親兵隊的方陣三十破百也讓所有參戰者印象深刻。

摩尼教對江南的中下層民眾滲透極深,兵丁屬於賤籍,地位與囚徒無異,生活困苦無著,自然利於他們傳教。因此,武德軍中頗有不少信明尊的摩尼教徒。那一戰的情況,自然也早被報到了摩尼教高層那裏。

早在來到江南之前,趙楫就已經上了摩尼教的必殺名單。得到那一戰的資料後,摩尼教當即擬定了針對性的作戰計劃。

重甲和蒙牛皮的衝車足以抵擋葉嵐等人半石弓發射的箭矢,這樣趙楫一方的遠程優勢便蕩然無存。

至於親兵隊的方陣,雖然明眼人都知道能用弓弩破之,但神臂弩製作複雜,江南久無戰事,工匠早已散失,武德軍中沒法買到。而且軍中好不容易被拉攏的弓手,都在行轅一戰中被趙楫所殺,摩尼教一時也找不到弓手可用,更不用說能在葉嵐壓製之下還能射箭的高手了。

於是便有人想出了以趙楫之道,還治趙楫之身的法子。

標準步人甲重約六十斤,增重之後再加上巨盾大刀,足有近百斤。這些甲士全都是身高體壯的彪形大漢,一名甲士帶上裝備足以頂得上兩名親兵隊少年有餘,再加上全速奔跑帶來的衝勢,完全稱得上雷霆萬鈞。

事先的演習中,即便上百名教眾組成的方陣也沒法抵擋這樣的鐵甲衝擊。甚至在一開始,扮演親兵隊的教眾見到全身寒光閃閃的甲士,不待兩陣交鋒,直接就嚇得癱軟在地。即便後來習慣之後,也是一觸即潰,毫無還手之力。

因此,在摩尼教的現場指揮,也就是先前那小校打扮的堂主眼裏,隻要撞開大門,裏邊的幾百人不過是待宰羔羊罷了。

那堂主原本的身份還真就是軍中小校,上次圍攻行轅時也在武德軍陣中,僥幸逃得性命,對趙楫可說是不盡的新仇舊恨。這次自告奮勇從教主方臘那裏接下這個任務,實有洗雪前恥,將功折罪的意思。

破門之後,所有摩尼教徒齊聲高呼的那聲“紅蓮業火,摩尼降生!”的口號,不僅僅是鼓勵士氣,也是向軍營內外潛藏著的其他教徒發出訊號,讓他們配合前門的攻勢一起發動。

看著鐵甲軍如同演習時那樣,一往無前的衝向親兵隊方陣。再看了眼親兵隊那普遍比鐵甲力士低半頭的身高,和那“單薄”的小方陣,小校堂主似乎已經看到勝利在向他招手了,一時間隻覺熱血沸騰,揮舞著腰刀叫道:

“裏邊的趙楫乃是大大的妖王,殺了他就是天大的功德,不但來世封公封侯,今生也是大功一件。教主有令!裏邊的不義之財,由弟兄們自取,聖教一文錢的供奉都不要。”

“明尊降天火,妖孽化灰塵。”

說罷,他又高叫了一聲口號,領著原本藏在衝車裏的教眾往前衝去。

然而親兵隊的長槍方陣,豈是摩尼教臨時拉來演習的那些烏合之眾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