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1019—1086年),字君實,號遇夫,晚號遇叟。宋陝州夏縣涑水鄉高侯裏(山西夏縣小晁村)人,也稱涑水先生,北宋大臣,傑出的曆史學家。
司馬光從小聰慧過人,7歲那年,一個小夥伴在玩耍中失足落進大水缸,司馬光砸缸救出小夥伴,成為千百年廣為流傳的佳話。司馬光從小就酷愛讀書,常常手不釋卷,廢寢忘食。20歲時,一舉考上進士甲科,從此踏上仕途。當時北宋王朝正處於內憂外患的多事之秋,有識之士紛紛提出主張挽救危亡,主要有以司馬光為首的主張削減冗員從“節流”入手,以王安石為首的主張變法強國從“開源”富民。
宋神宗二年,王安石受命為相,著手變法。司馬光曾麵奏朝廷,反對變法,在主張被否決後,隨即隱退,埋頭編寫《資治通鑒》,絕口不言政治15年之久。這種光明磊落,不搞陰謀詭計的作風,表現出了一個政治家的博大胸懷。後來王安石變法失敗,病死江寧,司馬光被任命為相。司馬光不念舊怨,病中奏書,建議朝廷對王安石“宜優加厚禮”。司馬光為相八個月,因積勞成疾,溘然長逝,終年67歲。宋哲宗親書篆額:“忠清粹德”之碑,追封他為溫國公。其碑文由蘇軾撰寫。
司馬光對後世的貢獻,集中地反映在他主編的《資治通鑒》上,這是繼《左傳》之後的一部大型編年體史籍,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記載了16個王朝1362年的曆史,曆時19年完成。全書共294卷,加上目錄、考異,共計354卷300餘萬字,且史料翔實,考證精當,文筆生動,查閱簡便,成為一部重要的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