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不知深淺的跛腳袁世凱(1 / 2)

我國現代史上的國民革命成功後,孫中山“退位讓國”,由袁世凱來當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他卻走火入魔,硬要做皇帝,改元“洪憲”,結果一年不到,他就身敗名裂而亡,留下一筆千秋罪過的罵名。袁世凱這個人就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典型,他的結局是必然的。《紅樓夢》上有兩句話,“負父母養育之恩,違師友規訓之德。”可用作他一生的總評。

袁世凱有兩個兒子,大的克定,既拐腳,又誌在做太子,繼皇位,慫恿最力。老二克文,卻是文采風流,名士氣息。當時的人,都比袁世凱是曹操,老二袁克文是曹植。我非常欣賞他反對其父老袁當皇帝的兩首詩,詩好又深明事理,而且充滿老莊之學的情操。在民國初年,能有像袁克文這樣的詩才文筆,頗不容易。袁克文是前輩許地山先生的學生,就因為他反對父親當皇帝,作了兩首極其合乎老子四不戒條的詩。據說惹得老袁大罵許地山一幫人教壞了他兒子,因此,把老二軟禁起來。我們現在且來談談袁克文的兩首詩的好處。

第一首:

乍著吳棉強自勝,古台荒檻一憑陵。

波飛太液心無住,雲起魔崖夢欲騰。

偶向遠林聞怨笛,獨臨靈室轉明燈。

劇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起首兩句就好:“乍著吳棉強自勝,古台荒檻一憑陵。”“吳棉”,是指用南方蘇杭一帶的絲綿所做的秋裝。“強自勝”,是指在秋涼的天氣中,穿上南方絲綿做外衣,剛剛覺得身上暖和一點,勉強可說好多了!這是譬喻他父親袁世凱靠南方革命成功的力量,坐上了大總統的位子,因此他們住進了北京皇城。但是,由元、明、清三代所經營建築成功的北京皇宮,景物依稀,人事全非,那些曆代的帝王又到哪裏去了!因此,便生出古台荒檻之歎,覺得人們大可不必把浮世的虛榮看得那麼重要!

“波飛太液心無住,雲起魔崖夢欲騰。”華池太液是道家所說的神仙境界中的清涼池水。修煉家又別名它為華池神水,服之可以祛病延年,長生不老。袁克文卻用它來比喻一個人的清靜心腦中,忽然動了貪心不足的大妄想,猶如華池神水,鼎沸揚波,使平靜的心田永不安穩了。

跟著便說一個人如動心不正,歪念頭一起,便如雲騰霧暗,蒙住了靈智而不自知。一旦著了魔,就會夢想顛倒,心比天高,妄求飛升上界而登仙了。

“偶向遠林聞怨笛,獨臨靈室轉明燈。”這是指當時時局的實際情景。他的父兄一心隻想當皇帝,哪裏知道外界輿論紛紛,眾怨沸騰。但詩人的筆法,往往是“屬詞比事”,寄托深遠,顯見詩詞文學含蓄的妙處。所以隻當自己還正在古台荒檻的園中,登臨憑吊之際,耳中聽到遠處的怨笛哀鳴,不勝淒涼難受。因此回到自己的室內轉動一盞明燈,排遣煩惱。靈室、明燈是道佛兩家有時用來譬喻心室中一點靈明不昧的良知。但他在這句上用字之妙,就妙在一個轉字。“轉明燈”是希望他父兄覺悟,要想平息眾怨,不如從自己內心中真正的反省,“閉邪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