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舌巧秀自來1(3 / 3)

你也可能根本就沒有想法,這也不妨礙你使用模擬的語言,多變的語言一樣富有魅力。

這是一件已經發生的事

對已經發生的事,在不同人的眼中,很大的程度上是不相同的,當你以為那個“事實”和他的頭腦裏的“事實”一樣時,很有可能你犯了錯誤,哪怕你在描述時竭力迎合他的口味,他都有可能反駁你,認為你了解的“不全麵”(他認為自己了解事實真相)或觀點有問題,因而你吃力不討好。

事實上,事實並不重要,全在你為什麼而說,為了討好對方,或為了真理,為了正義,為了愛國,為了報複,因為憐憫,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都是事實。你作為一名推銷商或一位畫家,不一定非要表現得那麼純樸、清醒、聰明,你要為自己服務,塑造自己的形象。可以把事實描述得很精彩,作了一定的“加工”,也可以描述得很荒誕,具有明顯的談資的素材,這樣也許有利於你推銷商品,有利於培養藝術品質。

學習脫口秀,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過程,沒有投入隻有產出,你僅花了讀一本書的時間,全書二十幾萬字,通讀一遍大約要十幾個小時,然後,你每一次練習,都像儲蓄,即存即取,每一個“銅子”都立刻帶回了利息。要知道一個人每天大約要講6~10萬個字,淡如水的話語,都是白白流走的水,沒有為你帶來任何好處,更不會有什麼“利息”,開動腦筋想一想這句話該怎樣說才會有效果,或諧趣,或優美,或滑頭,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深刻的印象,對現在、將來都有裨益。不管是第一印象,還是最後一次見麵都是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少說廢話,勤於思考,注意那些能說會道的人都有什麼特點,有機會也拿他們涮一涮,學學他們說話的聲調,模仿他們的口型、神態,誇張他們的缺點和癖好,這是一種樂趣,也是練習的好材料,長此以往你就成了一位高手,發揮了自己的才能。每人的秉性有別,學習的效果也是千差萬別,都會形成各自的特點,各有其高妙之處。

學習模仿的對象可以是身邊的人,如同學、同事、父親、親友,也可以是笑星、名人、演員、藝術家、小醜,隻要你用心觀察,就能找到他們的特征。一些方言、俚語,也是很好的小資料,隻等你去開發利用。就連初小的學生都能學外語,難道“國語”還能學不會嗎?學妙語,應該比學外語、學唱歌容易,它不需要考試,也不用進課堂,沒有壓力,更不存在心理負擔,也不應有羞於啟齒的想法。她就是反省自己的語言形象,用心塑造自己,心情舒暢就逗一逗弟妹,拿朋友開開心,跟師長、同行來二句俏皮話,不高興,便緘默不語,冷眼看生活,看看,傑出的人,狡詐的人是如何表演的。

想一想,上門推銷保險的人是如何介紹他們的險種,告訴你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曉之利害,跟你細算的那一筆“變天賬”。這些人都不是特別材料做成的,他入了那一行,端起那碗飯,就練出了那張嘴巴,他們的語言和口才都有可取之處。在這裏我並沒有貶低熱情的保險業人員,隻是聽到某些保險公司營銷員能拿到保額的百分之四十的提成,心裏有些害怕。

每個人以根據自己的氣質,培養一定的“秀質”,撿容易地學,撿容易地做,遇到困難就回頭,不要再堅持下去,再新換一個路子,這是快樂的藝術,終會有適合你的“口味”的,並使你產生快感的對象、目標。假如你感到各種路子,各種風格學起來都不易,那你有可能成為脫口秀大師,模仿知難之不易,難就是技的門檻,學遍門道而不入,是大道天成。

用“心”看各色人物,挑他們話裏的毛病,看電視節目,參加集會,聽別人演講,養成挑刺的習慣,相信自己比他們講得好,並且馬上就向身邊的人演示,效果頗佳。當然,這些隻是語言的外殼,正如是不花錢買來的衣著,還有一種本領,就是知道如何為自己裁剪合適的衣裳,怎樣得體地包裝自己。

做自己的局外人,然後進入“角色”

真亦假來,假亦真,真假不分,人生沒有什麼本質可言,隻有現象,所以每個人都應當追求上乘的表現,每一次演講,每一次交談,每一個社交場合,都是表現的機會。你可以試著給自己的每一次表現打分,做自己的局外人,沒有一個怎樣的你是“真實”的人,你通過語言而“存在”,你十分講究自身的言談舉止,認真設計自己的語言形象,然後,一次次地進入這個角色,以後你便會察覺,你在交流中充分地實現了自我,擴張了自我。越是享受談話樂趣的人,便越能體會為什麼有些人視開口說話為畏途,他們總是擔心說錯話,或是說得不具體,有位作家就曾這麼說過:“就算是閉上嘴,因此被人當成白癡,也比張開口而證實這個事實好些”。尤其是在對陌生人或是一大群人講話時,害怕說錯話的恐懼簡直到了頂點。

沒有誰可以說,那個信心十足侃侃而談的你是虛假的你,而那個畏畏縮縮、愚蠢到了極點的他是真實的他。你和他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區別就在觀念的不同,你能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就是通過語言這種具體的方式存在的,而他被認為沒有語言,沒有表現,他也能“存在”或是真實的“存在”,其實這個“真實”除了無知以外什麼都不存在。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誇誇其談的時候,尤其是那些愚昧的人,哪怕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他有可能談得津津有味,如果是目擊了一次打架鬥毆或車禍,他會繪聲繪色地向別人描述,包括身邊圍觀的群眾都是陌生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