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2、3、和5的平方根,即無理數的知識,但更有趣的是,它還包括了光線的幾何信息,我們稍後會談到。”
“現在精神除了在這麼做以此別無選擇。精神是完美的,因此他會完美的移動,在這裏在創造下一個圓,於其他圓恰好一個半徑的地方,精神每移動以此,所創造的圖形帶出來愈多的知識,形成的第一個完整的圖形,那便是--生命之花!”
“就是這樣它有兩個名字:生命的種子或者成因模式。這麼叫是有原因的。”蕭大哥奉行的是圖文並茂講解,所以我和仙仙兩個人也是聽的很認真,畢竟也不是完全枯燥無味,總感覺這裏透著一股很強大的學問。
……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創世紀,圓圈內的每一個動作或者創造可以被看作是新的一天。
第一個動作即第二個圓不僅創造了數學而且還有光,創世紀的第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地是空虛混沌,淵麵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麵上,這是世界的開始。”
第二句話,神說:“要有光”這裏的關鍵是順序問題,首先移動,然後光立即產生。
但是水是怎麼來的?你們要記住,聖經已經被修改過很多次了。古埃及人會說,現在聖經所說的創世紀的方式是不可能的,尤其是從物理學的觀點來說。
想象一個向所有方向無限延伸的黑暗空間,而你隻是漂浮在裏麵,你不會真的下跌,如果下跌你跌到哪裏?從一個單純的物理和數學的觀點來看,運動本身的活動能在虛空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你甚至不能打轉,因為運動不會成真,除非在你周圍的空間中還有另外一個物體。
因此古埃及人會說,在神的靈運行在水麵上之前,他必須先創造和移動相對的東西,所以成因模式在畫了三個元之後,可以得到三位一體。
另一個有趣的事在世界上很多神經中的版本中,不僅僅是基督教的聖經,再創世紀的第四天,完成了創世的一半。
而,從第一次運動開始在第四天形成的剛好的圓的一半!
蕭子安越說越興奮,越說雙眼便越發閃著精光,而我聽著,也感覺很有意思,於是聽他繼續往下說著,其他人倒是躲得遠遠的睡了起來,想來他們已經聽過很多遍了。
“創世的第五天,六個圓帶出更多的信息,然後第六天,幾何上的奇跡發生了,最後一個圓,形成一個完整的有六個花瓣的花,這就是在許多早起聖經中說的“在開始的時候那裏有六。”
我們的聖經甚至說創造在六天內形成,這剛好吻合。這是創世紀的模式並被稱為成因模式。這也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宇宙的創造之初,這些精神的原本移動真的很重要。現在讓我們來看看更酷的,從這個模式中發現的圖像是這樣的,他叫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仙仙懶懶的打亂,“生命之花和生命之樹都有了,下麵會不會出現生命之球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