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1 / 3)

一次成功未必就是真正的能耐

有這麼一則童話,說的是斑馬埃裏克在一次逃避獅子的襲擊中,本能地向後一踢,恰好踢中獅子的額頭,獅子應聲倒地,一會兒功夫就命歸西天。於是斑馬群中就流傳著埃裏克是上帝派來的保護馬群的天馬。在大家的推崇之下埃裏克成了草原上斑馬的領袖,獅子們也知道它們同夥中一名驍將就命喪於它的鐵蹄之下,自然誰都不敢貿然主動前去找埃裏克的麻煩。

一年後,埃裏克在幸福安逸中發福了。龐大的體形配上油光發亮的毛皮,讓大家一眼就知道這是“馬中之尊”,加上慢悠悠的走路姿態,十足的領袖身份。

一天,一隻從外地流浪到此的獅子,見到斑馬群早已垂涎三尺。它決定用擇其弱者一口定乾坤的捕食原則。主意已定,它搜覓了一下斑馬群,見弱者不少,但不是骨瘦如柴,就是小如羔羊,實在不值得填自己的獅口。正猶豫不決時,它的眼睛突然一亮,一隻體態臃腫、油光發亮,走路勝似閑庭信步的斑馬鑽進它的視線。憑它的斷定,這匹馬雖不年邁,但絕對沒有奔跑力。想到這裏,這頭流浪獅子喜自心出,於是一縱身向那隻它看好的斑馬襲去。埃裏克也已發現這頭獅子向它襲來,除了加快速度奪路逃竄之外,還使出它曾經踢死一頭獅子的曆史經驗,抬後腿頻頻向獅子踢去,可這頭獅子狡猾地一偏頭躲過去了,並趁斑馬放慢了速度之際,一口咬斷了它的喉管。眾斑馬見它們的領袖被一頭很一般的獅子未費多大力氣地捕獲了,個個停止奔跑瞪起驚奇的眼睛。

草原上斑馬領袖埃裏克成了一頭很一般獅子的口中美味,作為低等動物的斑馬,未必能找出真正的症結所在,但作為高等動物的人來說,再找不出症結所在可能就是笑話了。作為斑馬埃裏克一蹄踢死一頭獅子是大家毋須爭辯的事實,應當算是絕妙無比的成功,但也得承認,埃裏克那次絕妙的成功是偶然所得,並非必然結果。假如埃裏克比較聰明的話,既然大家推崇自己當了領袖,就要以此為開始,苦練奔跑能力和求生技巧,而絕不能不自量力地貪圖安逸,自高自傲。

斑馬總是斑馬,經不起一丁點的尊貴誘惑,自己幼稚地養肥了膘,用生命早早地填飽了獅子的肚子。但斑馬埃裏克的悲慘結局可以給人類的我們豎起了很好的參考標杆。

一次偶爾的絕妙成功算不了什麼,真能耐,真本事還得靠自己在生存的過程中,不間斷地總結經驗,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以利夯實自己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不然的話,一次偶爾的絕妙成功一定會導致自己永遠的失敗。

畫家的畫

從前,有一位畫家想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畫畢,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畫旁放了一支筆,並附上說明:每一位觀賞者,如果以為此畫有欠佳之筆,均可在畫中著記號。晚上,畫家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麵都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劃不被指責。畫家十分不快,對這次嚐試深感失望。

畫家決定換一種方法去試試。他又摹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到市場上展出。可這次,他要求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標上記號。當畫家再取回畫時, 畫麵又被塗遍了記號——一切曾被指責的筆劃,如今卻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不管做什麼,隻要使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有些人看來醜惡的東西,有些人卻認為是美好的。

規則比速度更重要

虎大王的府邸需要一名守衛,虎大王決定采取公開招聘的辦法確定守衛由誰來當。

有關招聘的通知發出以後,動物們紛紛報名。經過層層篩選,黃牛、狐狸、老鼠勝出,進入最後的選拔程序。這三名動物各有所長,都身手不凡。黃牛力大無窮,且忠心耿耿;狐狸聰明絕頂,行動敏捷;老鼠十分機警,並善於打洞。總之,三位都是動物中的佼佼者,誰都有能力勝任守衛一職。然而,守衛的名額隻有一個,隻能采取公平競爭的方式進行淘汰。

最後的選拔采取現場比賽的辦法。比賽的內容是:三名競聘者從山底出發奔向山頂那棵老鬆樹,要求沿著山間那條羊腸小道奔向目標。這條羊腸小道彎彎曲曲,是老弱病殘者常走的道。

比賽開始了。狐狸沿著羊腸小道飛奔一陣後,心想,我能找到一百條通向山頂老鬆樹的路,哪條路都比那條羊腸小道近。它向四周望了望,沒有看到其它動物,於是,它迅速離開羊腸小道,沿著一條捷徑奔向山頂。老鼠沿著羊腸小道跑了一陣後,心想,傻瓜才按規定的路線跑呢。它很熟練地鑽進路旁的一個地洞,這洞直通山頂。黃牛則不然,黃牛也能找到通往山頂的捷徑,但它想,比賽規定是沿羊腸小道奔向山頂,如果走捷徑那就是欺詐行為,而黃牛的處世原則是不欺詐。這個原則,黃牛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

老鼠第一個到達老鬆樹下,它的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好像是在說,瞧,我贏了。狐狸第二個到達目的地,它看到老鼠先到了,臉上露出不服氣的神情。黃牛最後一個到達山頂,它看了看先到的老鼠和狐狸,心裏很平靜,它早已料到了這一結果。

虎大王早已等候在山頂。三名動物到達山頂後,它宣布比賽結果:黃牛勝利了,守衛一職由黃牛擔當。

大家對此結果感到莫名其妙。

明明是黃牛落在後麵,怎麼能認定它贏了呢?

老鼠、狐狸都表示不服,在虎大王麵前要討個說法。

隻見虎大王不緊不慢地說,這次比賽是規則測試,考的是誰能遵守規則,規則比速度更重要,你們懂嗎?

聞聽此言,大家如夢方醒。

沒有規則不成方圓,人們不能一未認為規則就是束縛自己思路的東西,有時候,規則是約束,更是保護。

兩隻螞蟻

非常不幸,兩隻螞蟻誤入玻璃杯中。

他們慌張地在玻璃杯底四處觸探,想尋找一個縫隙爬出去。不一會兒,他們便發現,這根本不可能。於是,他們開始沿著杯壁向上攀登。看來,這是通向自由的惟一路徑。

然而,玻璃的表麵實在太光滑了,他們剛爬了兩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

揉揉摔疼了的身體,爬起來,再次往上攀登。很快,他們又重重地跌到杯底。

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快爬到杯口了,可惜,最後一步卻失敗了,而且,這一次比哪次都摔得重,比哪次都摔得疼。

好半天,他們才喘過氣來。一隻螞蟻一邊揉著屁股,一邊說:“咱們不能再冒險了。否則,會摔得粉身碎骨的”

另一隻螞蟻說:“剛才,咱們離勝利不隻差一步了嗎?”說罷,他又重新開始攀登。

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攀登,他到底摸到了杯口的邊緣,用最後一點力氣,翻過了這道透明的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