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的燈暗了下來,屏幕上開始演示起這次參評的各個草案。眾人開始一邊翻閱著手上的方案彙總文件,一邊聽每個草圖的大致的設計裏麵。
兩個組組的設計組長站在講台前,代表手下的設計師在作簡單的概念陳述:“我們兩組的側重點會有所不同, A組主要的設計理念是整體要表達的就是越少越精,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的都市經典元素、不論是色彩麵料還是整體結構。B組則追求原生態的力量表現,飽滿濃鬱的水鴨色、鈷藍色的大量運用,標誌著大家從繁忙都市中找尋自然力量……”
邵簡陽表麵上不動神色,一邊聽著一邊慢慢將所有的十幾張概念設計的紙平鋪在了麵前。
他原本以為他能一眼認出自家小女人的設計,可是事實上,是他匆匆掃視過一輪之後都沒有發現那些他曾經參加過討論的設計。
於是他從頭到尾又重新認真仔細的看了一遍,不單單是草圖還有旁邊的說明文字。終於他的目光鎖定在了B組自然力量係列的主打方案中。
邵簡陽很是詫異,難道最初的草圖構思到理念的提交就會相差那麼遠?雖然還是以岩石作最初的理念的發散點,但是草圖的畫風已經完全不同了,連服飾的風格、內在的韻味都統統變了樣子。
他自認不懂設計,但是就好像品評一道菜肴,雖然不明白到底是怎麼燒出來的,但是舌頭可以嚐出兩者的不同。
他現在就發現了兩者的不同。邵簡陽已經看不到原來的設計的影子了。
他忽然覺得有些生氣,有種受騙了的感覺。
現在的草案是個好設計,那理念將岩石與品牌定位之間的鏈接詮釋的極好。
但是,不是他喜歡的設計了。
小女人原來給他展示的那個石塊,是幼年是在庭院中的石塊,少年期後山的石塊,是成年後擱置在抽屜中的石塊……那石頭有著一種童話般的親切和可靠的感覺,是一路陪伴又永遠都不會改變的那個角色。
但此時,在評審會上,他看到的這個設計,雖然結構和一些處理上還有原來的影子。但是,這“岩石”變得顯得淩厲、冷漠、過於看不透。
邵簡陽忽然想起來,常聽人說,服裝能傳遞設計師的情趣,但是這些草圖讓他幾乎找不到他家小女人的影子了。
設計組長的介紹時間很短,每一個方案都是匆匆而過,給大家一個第一印象。
他們介紹完,所有的人都客氣地征求邵簡陽的意見。
總裁大人心情有些煩躁的收攏起所有的設計草案,可是臉上還是微笑著跟眾人招呼道“我是外行,今天來就是來看熱鬧的,你們評選完,就喊設計師們近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