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石屋後,楊子寧也就明白了夜不語為什麼說這石屋是鑿出來的。
雖然大家把這個地方叫做石屋,其實石屋的內部根本就不像屋子,反而倒像是一個空曠的山洞,嚴格說起來還是一個陷入地下的山洞,和它的外部所表現出來的一樣,在石屋裏麵可以看得更真切,這石屋除了進口那部分之外,再沒有其他的間隙,所以光是透不進來的,但屋內的人卻可以看到裏麵的情況。
石屋的光源來自鑲嵌在石壁上的幾十顆發光的珠子,每顆珠子都有乒乓球般大小,裸露在牆壁外的部分不斷發出柔和的光線,熠熠生輝,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夜明珠,也就是夜不語一族的聖物?居然有這麼多,那找兩個人幫忙也是應該的。這些珠子得值多少錢?拿到嘉德去拍賣的話,恐怕每一顆都是驚人的天價。
這麼多夜明珠,楊子寧生出看不過來的感覺,這時候他的耳畔突然傳來“一、二、三、四”數數的聲音,原來是柴沛光忍不住,抬起頭一顆一顆細數起來。
本來還在身旁的夜不羽則不知何時走到了夜不語的身邊,低聲說著些什麼,夜不語則邊聽邊不斷搖頭,好像是不同意夜不羽的提議。看來夜不羽也不是個輕易會放棄的人,一直不停的說,甚至露出了懇求之色,夜不語顯然是拗不過他最終還是點了頭。在夜不語點頭的那一刻,楊子寧難得的看到了夜不羽的臉上居然有了一絲笑意,雖然轉瞬即逝,還是讓楊子寧對夜不羽大為改觀,原來這個人還是會笑的。
這兩人用的都是楊子寧所認為的“傳音入密”功夫,想必說的也是很隱私的問題,楊子寧雖然有打聽別人隱私的好奇心,卻沒有打聽這兩人隱私的膽量。
當夜不羽退回來的時候,柴沛光剛巧數完,摸著腦門,吐吐舌頭說道:“哇,整整二十八顆,這能開多少家鏢局啊!”看來這柴沛光雖然渾渾噩噩,卻並非沒有雄心壯誌,他的心底裏也早有開鏢局的想法,卻不知為什麼到現在都沒開成功。
這時候楊子寧已經適應了石屋內的光線明亮度,發現在石屋的石壁上刻了十二幅浮雕,每一幅都是栩栩如生,仿佛要從石壁上騰身而出,撲向楊子寧。
楊子寧暗自猜想這應該就是夜不語一族的圖騰了,仔細一看去才看清這些浮雕展示的都是些耳熟能詳的動物,有老鼠,老虎,也有兔子,猴子,十二浮雕合起來剛好構成十二生肖圖。不過浮雕上並非隻有這些動物,在每一個動物的旁邊都有人類相襯。
與作為浮雕主體的動物比起來,這些人類明顯是作為陪襯而存在的,一個個下場淒慘,不是被蟒蛇盤緊吞噬,就是被狗撲倒撕咬;不是被馬踏破胸腔,就是被羊頂穿肚腹,每一幅都讓人想起血淋淋的場麵,不忍目睹。
看到那幅虎食人圖時,楊子寧心裏咯噔一下,好像覺得在哪裏見過,卻一時間想不起來,但他絕對可以肯定不是在穿越到唐朝後見到的,而是在現代社會時就已經見過了,至於確切的地點想不起來了,反正不是拍賣行就是博物館,這是怎麼一回事?”
很快楊子寧又發現了十二幅浮雕的共同之處,這些浮雕中的動物尾巴都極長,而且都指向石屋中那個直徑達到四尺,高約五尺的石柱,
石柱也是由花崗石做成,可能經能工巧匠打磨修飾過,顯得極其光滑平整。不過石柱頂端空空如也,並沒有放著什麼好東西。
楊子寧收回四處搜尋的目光,指著石壁上的夜明珠問道:“族長,這四壁光滑,室內又沒有可供落腳的支點,怎麼才能上去把珠子摳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