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馥鬱之花(1 / 3)

一、桂花

桂花是我國傳統的名貴香花,素以芳香而著稱。桂花文化淵源流長。

早在公元前3世紀,春秋戰國時期的典籍,就有桂花的記載。《山海經·南山經》提到:“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多桂木”。屈原在《九歌》中有“援北鬥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由此可見,自古以來,在人們的心目中,桂花已成為美的化身,成為最受崇尚的花木了。

自古以來,即是我國廣大人民喜聞樂見的綠化樹種之~。十八世紀七十年代,桂花由我國廣州傳到英國,之後歐洲一些花園和公園很快進行了引種。不過露地栽培成功的,首先為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國家。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桂花在世界各地已成為重要的觀賞植物。桂花在我國栽培已有二幹多年的曆史。有關桂花的文字記述最早見於屈原《楚辭·九歌》“接北鬥今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奠桂酒今椒漿”等詞句。爾後東漢班固在《漢書禮樂誌》有“尊桂酒,賓八鄉”的記載。晉葛洪《西京雜記》記有“漢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掏桂十株”。目前,陝西南鄭聖水寺尚存漢桂一株,相傳為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的臣下蕭何手植。其主幹直徑達232cm,樹冠覆地麵積400多平方米。貴州錦屏還有更大的一株,胸徑達247cm,至今枝葉繁茂、樹形優美,十分壯觀,開花季節香飄數裏,歲有華實,至今不衰。這都是我國早期栽培桂花的活的見證。至於庭園中栽植桂樹,在唐代一些詩詞中就有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如唐元宗“小山秋桂馥”,白居易“山寺月中尋桂子”、“秋月晚生丹桂實”,李商隱“昨夜西池涼,露滿桂花吹斷月中香”,宋之向“桂子日中落,天香雲外飄”等。由此可見,唐宋以來桂花已進入私人園林。明《客座新聞》記載“衡神寺,其徑綿亙四十餘裏,夾道皆合抱鬆桂相間,計其數雲一萬七千株。連雲蔽日,人行空翠中,秋來香聞十裏,真神幻佳境”。可見這時桂花已作行道樹種植了。

桂花作為經濟植物栽培比較集中的產區,有江蘇蘇州的光福,植桂始於唐,明代開始大麵積栽培,1982年有桂花1634畝,8萬餘株,產鮮花300噸。湖北鹹寧的柏圩栽培桂花始於明代,至今也有500餘年的曆史,1983年產鮮花92.5噸。此外如杭州、武漢、長沙、桂林、成都、南京等地,都有相當數量的栽培,成為這些城市重要的園林綠化樹種。桂花原產我國西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東部一帶。因久經人工栽培,分布極為廣泛。作為園林綠化樹種,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城鄉各地普通種植,近年黃河中下遊以南各城鎮亦大量引種,並且獲得初步成功,北方多行盆栽。除我國外,日本、南亞以及東南亞一帶也有相當數量的栽培。桂花久經人工栽培,在長期自然雜交、人工選擇以及環境條件影響下,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栽培品種。但目前尚缺乏係統的整理。習慣上還是按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的記述,謂“花有白者名銀桂,黃者名金桂,紅者名丹桂,有秋花者,春花者,四季花者,逐月花者”。

據文字記載,中國桂花栽培曆史達2500年以上。春秋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南山經》提到的招搖之山多桂。《山海經·西山經》提到皋塗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鬥兮酌桂漿,辛夷車兮結桂旗”。《呂氏春秋》中盛讚:“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東漢袁康等輯錄的《越絕書》中載有計倪答越王之話語:“桂實生桂,桐實生桐”。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桂就受人喜愛。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桂花成為名貴的花卉與貢品,並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雜記》中記載,漢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獻名果異樹奇花兩千餘種,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著在上林苑中興建扶荔宮,廣植奇花異木,其中有桂一百株。當時栽種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龍眼、荔枝、橄欖、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來,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也提到桂花,看來桂花引種宮苑初獲成功,並具一定規模。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記載:“桂出合浦,生必以高山之巔,冬夏常青,其類自為林,間無雜樹。”

南京為天朝古都,南朝齊武帝(公元483~493年)時,湖南湘州送桂樹植芳林苑中。《南部煙花記》記載,陳後主(公元583~589年)為愛妃張麗華造“桂宮”於庭院中,植桂一株,樹下置藥杵臼,並使張妃馴養一白兔,時獨步於中,謂之月宮。可想而知,當時把月亮認作有嫦娥、桂樹、玉兔存在的月宮這一傳說已相當普及,說明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把桂樹用於園林栽培了。現陝西漢中市城東南聖水內還有漢桂一株,相傳為漢高祖劉邦臣下蕭何手植,其主幹直徑達232cm,樹冠覆地麵積400多平方米,枝葉繁茂,蒼勁雄偉。唐代文人引種桂花十分普遍,吟桂蔚然成風。柳宗元自湖南衡陽移桂花十餘株栽植零陵。白居易曾為杭州、蘇州刺史,他將杭州天竺寺的桂子帶到蘇州城中種植。唐相李德裕在二十年間收集了大量花木,其中剡溪之紅桂,鍾山之月桂,曲阿之山桂,永嘉之紫桂,剡中之真紅桂,先後引種到洛陽郊外他的別墅所在地,此時園苑寺院種植桂花,已較普遍。桂花的神話傳說不斷出現,尤其是唐代中的吳剛伐桂的故事,更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傳說中說:月中有桂樹,高五百丈。漢朝河西人吳剛,因學仙時,不遵道規,被罰至月中伐桂,但此樹隨砍隨合,總不能伐倒。千萬年過去了,吳剛總是每日辛勤伐樹不止,而那棵神奇的桂樹卻依然如故,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隻有中秋這一天,吳剛才在樹下稍事休息,與人間共度團圓佳節。毛主席的詩詞“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就源出於這一典故。

唐宋以後,桂花已被廣泛用於庭園中栽培觀賞。宋之問的《靈隱寺》詩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的著名詩句,故後人亦稱桂花為“天香”。李白在《詠桂》詩中則有“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清陰亦可托,何惜植君園”。表明詩人要植桂園中,既可時時觀賞,又可時時自勉。這種需要,導致園中栽培桂花日漸普遍。如宋朝梅堯臣《臨軒桂》:“山楹無惡木,但有綠桂叢”。歐陽修《謝人寄雙桂樹子》中“曉露秋暉浮,清陰藥欄曲”暗示桂花已移植到詩人庭院中的芍藥欄杆旁。宋代毛滂《桂花歌》中“玉階桂影秋綽約”說明在玉色的台階前植桂。元代倪瓚《桂花》詩中“桂花留晚色,簾影淡秋光”指出窗前植桂。周《客座新聞》中記載:“衡神詞其徑,綿亙四十餘裏,夾道皆合抱鬆桂相間,連雲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來香聞十裏,其數竟達17000株,真神幻佳景”。可見當時已有鬆桂相配作行道樹。在現代園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葉繁茂,四季常青等優點,用作綠化樹種。其配置形式不拘一格,或對植,或散植,或群植、列植。傳統配置中自古就有“兩桂當庭”、“雙桂留芳”的稱謂,也常把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四種傳統名花同植庭前,以取玉、堂、富、貴之諧音,喻吉祥之意。在眾多名花中,桂花是一種長壽植物,據全國15個省市調查資料表明:現存百年以上古桂2200餘株,千年以上的古株約占0.5%,這些古桂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為我們挖掘桂花文化,開展科技研究,開發旅遊資源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有人對桂花開花習性作過專題研究,桂花開花以一年生新梢為主,其花量多少與桂花的發枝力、腋芽數、百朵花重等有密切關係。

桂花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除觀賞外,也是常見的保健食品。桂花有很高的食用價值,自古以來被我國人民廣泛作為食品調料。早在戰國時期,屈原的《離騷》就有“援北兮酌桂漿”句,這是桂花製作食品的記載。

以桂花為香料,以小麥、糯米等為原料,可釀造出開胃怡神的桂花美酒。在民間,桂花酒的製作精細講究。一般是把桂花從樹上采摘下來後,農家婦女便將其撒在竹撻裏,每天上午放在陽光下曬一個小時。三五天後,桂花中水分蒸發殆盡,變得柔韌幹燥,便放入裝有上等白酒的壇中,待到滿屋飄香之際,即可飲用。

用桂花熏製的桂花茶,具有清香提神功效。桂花經沸水稍燙後撈起晾幹,用白糖漬起來,密封於瓶裏,可作為食品香料。製作桂花栗子、桂花糖芋艿、桂花糯米粥等甜點,香氣撲鼻、爽口宜人。將桂花、純藕粉加白糖衝調,就成了桂花藕粉,味美且開胃。取上等小棗,加糖蒸熟,加入桂花,即成健脾開胃的桂花蜜棗。

桂花糕也獨具風格。桂花盛開時,人們將采摘來的鮮嫩桂花,洗淨後放入糯米粉漿中,再用飯勺鋪上薄薄一層,放到滾燙的植物油中炸約五六分鍾,雪白的糯米粉變成金黃色,又香又脆的糕點就大功告成。

花湯的製作也簡單。將鮮桂花入鑊烙幹,加幹薑、甘草、鹽各少許,共研為末,和勻後放入瓶中密封。食用時衝泡,即成風味獨特的桂花湯。

杭州許多地方風味都與桂花結緣。如冰糖魚骨、杏仁豆腐、鮮果銀耳、金絲蜜棗羹等名肴,都少不了桂花糖配製。北京的桂花幹貝、山東的桂花丸子等,都是名菜。如今,閩、桂、鄂等還開發出桂花八寶粥、桂花蜂乳精、桂花薏米罐頭等新產品,在國內市場嶄露頭角。

除了園藝觀賞外,桂花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記述:“木犀花辛溫無毒”,“生津辟臭化痰、治風蟲牙痛”,“久服輕身不老,麵生光華,媚好常如童子”。桂花根、葉、花、籽都可入藥,可下脾開胃,幫助消化,治咽幹、除口臭、去痰。治牙痛,提精神,和顏色。能滋潤肌膚,增強血管彈性,促進血液循環,提高人體機能素質。

日香桂精油

提取日香桂香料精油目前,國內流行的香薰美容所使用的進口芳香精油大多由香草萃取而得,日香桂精油的成分可以透過鼻子和皮膚進入人體,香味訊息傳達到大腦,從而促使腦部發出訊號,達到身心治療的效果。精油可以用在美容、食品上,國內流行的香薰美容所使用的進口芳香精油大多由香草萃取而得,許多高級化妝品都少不了日香桂天然精油的成分。日香桂幹粉不僅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做麵膜。

桂花茶

花芯采用傳統工藝烤製後呈金黃色,如粟米般大小,香味持久。

桂花含有棕櫚酸、月桂酸、肉豆酸、桂花醇、水芹烯、芳樟醇與紫羅蘭酮等芳香物質及碳氫化合物。

美容功效:可美白肌膚,清除體內毒素及通宿便。

保健功效:散發濃鬱迷人花香的桂花,能舒緩緊張情緒,經常飲用,可淨化身心、平衡神經係統,達到提神的作用。

具有抗癌、清熱解毒、祛風散寒、潤脾醒胃、增進食欲及減肥之功效。

對於醒胃、生津止咳、化痰、鎮痛、順氣有效,能健胃整腸、緩和十二指腸潰瘍與胃下垂、胃脹氣等腸胃疾病;並可治療口幹舌燥與脹氣,以達養身潤肺、消除腸胃不適的作用;還能治療小孩受驚與胃痛、牙痛、口臭等症狀。

飲用指導:

方法一:幹桂花1克,茶葉2克。

製作:將幹桂花、荷葉,入杯中,沸水衝泡6分鍾,即可飲用。

用法:早晚各飲1杯。

適用於皮膚幹燥、聲音沙啞、牙痛等症。

方法二:桂花12克,幹薑6克,生甘草4克。

製作:將桂花、幹薑、生甘草焙幹為末,和勻,加入少許鹽,泡茶喝。

有助於減肥。

味道:又香又甘。

二、茉莉花

茉莉花是一種用途廣泛而倍受人喜愛的花卉,花香濃鬱,花期長達6個月,一般居民喜做盆景栽種。其花還可提取香精,製作香茶。現將本人繁育和種植茉莉花的經驗介紹如下:

茉莉花性喜濕潤土壤,為喜溫花木,土壤過幹會枯死,過濕也會死亡,不耐寒,在2℃持續3天,葉片枯死,0℃持續3天,莖杆受凍而死。-2℃持續3天,根部亦被凍致死。因此盆栽茉莉花,不能過濕過幹,以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為宜。2℃氣溫時,應搬至室內保存,可不澆水。氣溫0℃時,室內需增溫、保溫。氣溫-2℃時,需緊急保溫增溫,才能使茉莉不致枯死。春季回暖後再搬出室外,受陽光照射,可保證6月初開花,延續至11月。

茉莉花不結籽,靠扡插繁殖,當年6月扡插,9~10月可開花。方法是:於6月上旬至7月上旬,剪取當年生或先年生枝條,剪成10厘米左右小段,每段上有3~4片葉,將下部葉片剪除,插入土中,中上部分留1~2片葉,插後,每天澆清水一次,連續10天左右,保持土中濕潤,一個月可以生根,先生根後長莖葉。

大批量盆栽茉莉時,要及時澆水施肥。冬季2℃時,要及時覆蓋薄膜保溫。花期要及時剪花,在花將要開花又未全開時剪下曬幹,可用於提取茉莉花香油,也可在綠茶中拌少量花製茉莉花茶。如花量多,用於提取香精,要先購設備,並先找好銷路後再開展規模生產。

大田種植茉莉,要掌握茉莉花的習性,加強大田管理。在剪花後,秋季澆水抗旱,每月施一次複合肥。入冬後,將茉莉花齊土以上的莖杆,全部剪除。2℃時,蔸上蓋稻草或薄膜,其上覆土,以安全保溫過冬。春季回暖時,去土揭膜揭草,每2~3年挖蔸換新土移栽一次。

夏季茉莉花種植方法

茉莉從初夏即陸續開花,若管理得當,可出現三期盛花。

6月上旬,茉莉陸續開出早花,但這批花一般小而少,要及時摘去,否則消耗養分過多,會影響其以後開花的質量與數量,並且延遲花期,影響觀賞。摘花方法是連花摘去帶葉嫩枝,促使新枝再發,枝葉茂盛。此時每周施2次淡肥水,並保持盆土濕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