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
這是一首歎息光陰易逝、生命短暫的詩。蜉蝣是一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古人常用以比喻人生的短暫,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時何處。這首詩到底是誰在感歎、為何感歎,都無可考證。
蜉蝣之羽〔一〕,衣裳楚楚〔二〕。
心之憂矣,於我歸處〔三〕。
〔一〕蜉蝣:昆蟲,形如天牛而小,翅薄而透明,會飛,但朝生暮死。
〔二〕楚楚:鮮明的樣子。
〔三〕於:同“與”義。歸處:指死亡。
【譯文】
蜉蝣展動著翅膀,衣裳鮮明又漂亮。
朝生暮死心憂傷,我們歸宿都一樣。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一〕。
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一〕采采:華麗鮮明的樣子。
【譯文】
蜉蝣展翅在飛翔,衣服華麗閃亮亮。
朝生暮死心憂傷,與我歸宿一個樣。
蜉蝣掘閱〔一〕,麻衣如雪〔二〕。
心之憂矣,於我歸說〔三〕。
〔一〕掘閱:穿穴。閱,通“穴”。
〔二〕麻衣:白布衣。這裏指蜉蝣透明的羽翼。
〔三〕說:通“稅”,止息。
【譯文】
蜉蝣穿洞到人間,麻衣白亮如雪片。
朝生暮死心憂傷,我們歸宿都同樣。
候人
這首詩表達了對清貧勞苦的小官“候人”的同情,同時又嘲諷了那些“不稱其服”的新貴。全詩用候人的貧寒勞累和新貴的華服不稱相對比,用鵜鶘不捕魚比喻新貴的不稱職,用虹霓的光彩比喻新貴頤指氣使的氣焰,章法多變,但沒有疊床架屋之感。
彼候人兮〔一〕,何戈與祋〔二〕。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三〕。
〔一〕候人:掌管迎送賓客的小官。
〔二〕何:同“荷”,扛,擔。戈、祋:古代兵器名。
〔三〕赤芾:皮革做的紅色蔽膝。《毛傳》:“大夫以上,赤芾乘軒。”這是“彼其之子”的裝束。
【譯文】
官職低微的候人,背著長戈和祋棍。
那些朝中新貴們,身穿朝服三百人。
維鵜在梁〔一〕,不濡其翼〔二〕。
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一〕鵜:一種水鳥。梁:魚壩。
〔二〕濡:沾濕。
【譯文】
鵜鶘守在魚梁上,居然未曾濕翅膀。
那些朝中新貴們,哪配身穿貴族裝。
維鵜在梁,不濡其咮〔一〕。
彼其之子,不遂其媾〔二〕。
〔一〕咮:鳥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