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們不會忘記宗教的狂熱,更不會忘記修築教堂來從事這項神聖的活動。在卡帕多希亞的岩穴建築中,教堂達1000多座。在格雷梅山穀,每一座稍稍突出的尖岩都已被挖空,裏麵就是一座教堂。這是一個怎樣的奇跡啊!讓我們不禁想起埃及的金字塔,古羅馬的鬥獸場,中國的萬裏長城……
可以說,不論是教堂,還是住宅,都是土耳其人的先祖在石堡上精雕細琢而成,其工藝水平非常高超,令現代人驚歎不如。那麼,卡帕多希亞岩穴的建築者到底是誰呢?修築它的主要目的是什麼?這一直是個困惑世界的不解之謎。
有一種觀點認為,開鑿它的是一個叫閃米特的古老的神權民族。大約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他們就曾生活在這一地區。他們的都城是哈圖沙,離代林庫尤村約有300千米。閃米特曾一度占領了皇城巴比倫。當年,閃米特的國王被看成神靈來敬奉,像埃及的法老一樣。閃米特人沒有姓氏,後來才有姓名。他們喜歡戴高帽子來裝飾自己,戴這種帽子的人在全世界都有,可見其傳統的深遠。這是人類想模仿外星人文明使者和巧妙調整肢體與碩大頭顱的比例,是一種愛美的表現。當時,米特人戴高帽子成了一種時尚,後來逐漸流行世界,在古埃及的雕塑和繪畫中,我們都能夠找到它的蹤跡。
另外,據推測閃米特人開鑿岩穴建築主要是為了躲避羅馬、阿拉伯和土耳其軍隊的侵害。在閃米特人的聖書《科布拉·納克斯特》裏就曾描寫所羅門大帝利用一輛飛行器把這一地區糟蹋得雞犬不寧。可見,教徒們當年修築的避難所,就像現代人修建的地下人防工程。
當然,這些僅僅是人們的猜測,麵對盤根錯節、洞中有洞的穴居,人們除了驚歎它的工程浩大,堪稱古代建築奇跡外,更多的不解是它的神秘來曆:誰也想不到,在那些不起眼的穀地裏,竟然藏匿著這樣一個神秘世界……
“小檔案”
卡帕多希亞地區的地下教堂完全是建築在岩石之下的,一塊塊巨大的岩石被挖鑿成帶有穹頂、圓柱和拱門的十字形狀,洞壁、穹頂和圓柱上,到處雕刻著精致、美麗的壁畫,這些壁畫風格質樸,一般是用紅色顏料直接在岩石上著色描繪而成,直至公元10世紀後半期,有些雕塑作品才開始慢慢使用藍色顏料。壁畫的內容,有的是民間傳說,有的反映了東方宗教,有的是《聖經》裏的福音故事。在澤爾弗峽穀兩邊的懸崖上,也有許多雕鑿而成的教堂建築,有禮拜堂、齋堂、廚房和臥室等,甚至連祭壇、餐桌和家具都是石頭製成的。在南部荒涼幽靜的伊拉拉穀地,河流兩岸的崖壁有150米高,密布著小教堂、神龕和修道室,綿延長達10千米。地下教堂之間往往是相連的,人們還可以踏著被磨得光滑的石梯,慢慢爬進一個又一個教堂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