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長江腰帶上的“寶葫蘆”——鄱陽湖三角區(2 / 2)

難道鄱陽湖三角區也與神秘的北緯30°有關?這又成了謎之謎。1984年9月,江西省政府組成探險隊深入凶險水域——老爺廟水域考察,希望破解這一世界謎團。這支考察探險隊由自然、氣象、地質專家和有關科研人員組成,對鄱陽湖“魔鬼三角”水域進行全麵的探測,在老爺廟東南、西北、西南“魔鬼三角”水域內,建立了三座氣象觀測站,也沒有實質性突破。五年後的1989年,“聯合國科學考察委員會”派遣一支科學考察團赴鄱陽湖進行實地考察,考察結果沒有向世人公布,使神秘的鄱陽湖更加神秘。

20世紀末,我國派出一支科學考察隊,科學家們借助了激光、遠紅外線、衛星遙測等高科技手段,經過近兩個月的設點觀測,研究者取得20多萬條原始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後,初步揭開了這個“魔鬼三角”麵紗:

老爺廟水域位於鄱陽湖的咽喉要道,水域好似一個喇叭口,每當冷氣南下盛吹偏北風時,由於“狹管效應”,使湖麵風速劇增,春夏季節最容易突然爆發破壞力很強的龍卷風;這裏的水文情況也相當複雜,有五大江河必經這裏並注入長江,而且這裏地勢狹窄,也造成水流的“狹管效應”,使流速增大、水流紊亂並產生漩渦。因此,鄱陽湖老爺廟水域的中國“魔鬼三角”,主要是地理環境、天氣和氣候特點及複雜的水文狀況造成的。

鄱陽湖“魔鬼三角”千變萬化,百難千災,一旦人們能夠識得它的“真麵目”,就會握緊這把“寶葫蘆”讓它造福百姓,噴撒幸福的甘霖恩澤人民。

“小檔案”

鄱陽湖是“珍禽王國”,更是“白鶴世界”。這裏的環境和氣候條件都適合候鳥越冬,每年秋末冬初(10月),從俄羅斯西伯利亞、蒙古、日本、朝鮮以及中國東北、西北等地,飛來了成千上萬隻候鳥,直到第二年春(4月)才逐漸離去。現在,保護區內鳥類已達300多種,近百萬隻,其中珍禽50多種,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鳥類保護區。1984年,在這裏發現了世界最大的白鶴群,震動了世界鳥類學界;2002年,來這裏越冬的白鶴總數達4000隻以上,占全世界白鶴總數的95%以上。可以想象,在湖光山影、水天一色的鄱陽湖上無數的鳥兒翩翩起舞,那該是一種多麼壯觀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