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羽檄引歸船,臨別更慳一握緣。今生知否能重見,一撫遺塵一惘然。
曩譯佳人奇遇成,每生遊想涉空冥。從今不羨柴東海,枉被多情惹薄情。
鸞飄鳳泊總無家,慚愧西風兩鬢華。萬裏海槎一知已,應無遺恨到天涯。
猛憶中原事可哀,蒼黃天地入蒿萊。何心更作喁喁語,起趁雞聲舞一回。
讀陸放翁集四首詩界千年靡靡風,兵魂消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中國詩家無不言從軍苦者,惟放翁則慕為國殤,至老不衰。
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放翁集中胡塵等字,凡數十見,蓋南渡之音也。
歎老嗟卑卻未曾,用放翁原句。轉因貧病氣崚嶒。英雄學道當如此,笑爾儒冠怨杜陵。放翁集中隻有誇老頌卑,未嚐一歎嗟,誠不愧其言也。
朝朝起作桐江釣,昔昔夢隨遼海塵。恨殺南朝道學盛,縛將奇士做詩人。宋南渡後,愛國之士欲以功名心提倡一世者亦不少,如陳龍川、葉水心等,亦其人也。然道學盛行,掩襲天下士皆奄奄無生氣矣,一二人豈足以振之。
壯別選第一、十、十一、十五、十八、廿五六首首途前五日,柏原東畝餞之於箱根之環翠樓。酒次,出縑紙索書。為書\"壯哉此別\"四字,且係以小詩一首,即此篇第一章是也。舟中十日,了無一事,忽發異興,累累成數十章。因最錄其同體者,題曰壯別,得若幹首。
丈夫有壯別,不作兒女顏。風塵孤劍在,湖海一身單。天下正多事,年華殊未闌。高樓一揮手,來去我何難。
狂簡今猶昔,裁成意苦何?轍環人事瘁,棒喝佛恩多。翼翼酬衣帶,冥冥慎網羅。圖南近消息,為我托微波。寄別南海先生一首。先生東還時,在橫濱為半日談。今在香港,且將有南洋之行。
赫赫皇華記,淒淒去國吟。出匡恩未報,贈縞愛何深。重話艱難業,商量得失林。隻身浮海誌,使我憶鬆陰。別伊藤候一首。
餘去年出險之役,及今次遠遊之費,皆感候之賜。候臨別殷勤有所語,且舉吉田鬆陰蹈海事及己前者遊學時艱辛之狀以相告。
第一快心事,東來識此雄。學空秦火後,伯有自述《昔日譚》一書,自言其所學淵源。功就楚歌中。伯一生立於逆境,作事時遇反對,每挫敗而氣轉壯,卒底於成。餘最服之。大陸成爭鹿,滄瀛蟄老龍。牛刀勿小試,留我借東風。別大隈伯一首。
孕育今世紀,論功誰蕭何?華華盛頓拿拿破侖總餘子,盧盧梭孟孟的斯鳩實先河。赤手鑄新腦,雷音殄古魔。吾儕不努力,負此國民多。
極目鑒八荒,淋漓幾戰場。虎皮蒙鬼蜮,龍血混玄黃。世紀開新幕,此詩成於西曆一千八百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去二十世紀僅三日矣。風潮集遠洋。泰西人呼太平洋為遠洋。作者今日所居之舟,來日所在之洋,即二十世紀第一大戰場也。欲閑閑未得,橫槊數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