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水規計辦字第309號
安啟元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改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案的提案,現答複如下:
三門峽水庫運用多年來,在發揮巨大的防洪防淩、供水、發電等綜合效益的同時,由於泥沙淤積使潼關高程抬升,河道河床抬高,渭河下遊麵臨防洪壓力和洪水威脅。黨中央、國務院對此十分重視,已經采取了三門峽樞紐改建、調整水庫運行水位和庫區清淤等一係列措施來降低潼關高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抓緊利用小浪底樞紐運行初期的有利時機,研究調整三門峽水庫的運用方式,降低潼關高程,解決三門峽水庫對渭河下遊不利影響十分必要和迫切。
從以往三門峽水庫運行經驗和有關科研成果看,調整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對控製潼關高程,減輕對渭河下遊的不利影響是有作用的。但是,三門峽水庫實行全年敞泄,並不能完全消除其運行多年來已經對渭河下遊造成的不利影響,還會帶來一係列其他問題。
影響潼關高程的因素很多,降低潼關高程應采取綜合措施。除了調整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外,還要從加大渭河的綜合治理力度和流域治理開發的角度來統籌考慮。
調整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涉及三門峽庫區河段上下遊的防洪防淩、取水供水和當地社會經濟以及周邊生態環境等諸多方麵,是一項十分複雜的係統工程。如何調整運用方式以及運用方式調整後的實際效果還需要分析、研究。因此,必須發揮各有關方麵專家和單位的作用,進行充分論證,並廣泛征求有關省區、地方和部門的意見,綜合考慮各方麵因素,科學、合理調整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我部去年成立了潼關高程控製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研究領導小組,並安排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水科院、中國水科院、清華大學、陝西省水利廳、西安理工大學等科研單位,開展潼關高程控製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研究工作,要求在2003年底前提出研究方案。同時,2002年底,我部在征求協調陝西、山西、河南、山東四省意見後,經國務院同意,批複了黃河三門峽水庫非汛期按318米控製水位運用試驗方案。要求黃河水利委員會做好三門峽水庫適時調度,加強原型監測,分析降低水庫運行水位對控製潼關高程的效果,目前,正在對該項工作進行分析研究,將為調整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提供原型觀測數據。
我部將認真做好潼關高程控製及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研究工作,在充分征求有關單位和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將三門峽水庫運用方式調整意見上報國務院,為國務院決策提供依據。
根據小浪底水庫設計,原來由三門峽樞紐承擔的任務隻能部分改由小浪底樞紐承擔。為防禦特大洪水和淩汛,小浪底水庫仍需要三門峽水庫配合承擔部分防汛防淩任務。同時三門峽水庫的灌溉任務也不能完全由小浪底水庫承擔。目前,小浪底水庫運用方式的研究工作正在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辦公廳
2003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