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太陽神阿波羅——羅得斯島巨像(1 / 2)

羅得斯島巨像是七大奇觀中最神秘的一個,羅德島太陽神巨像,世界七大奇跡之一。這座巨像建在羅德市港口的入口處,公元前282年完工。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巨像鑄造完工後過了56年,毀於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因為它隻在短短五十六年間便倒下了,考古學家甚至連它的確實位置及外觀都未能確定。

羅得斯島巨像位於希臘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通往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的港口。在公元前305年羅得斯島聯邦和馬耳他(Malta)的安帝哥尼斯(Antigonids) 相傳,過往的商船可從巨像胯下穿過發生了一場戰爭,戰勝的羅得斯島聯邦得到大批戰利品,為了紀念這場勝仗,他們便變賣戰利品來建造羅得斯島巨像。

羅得斯島太陽神巨像(The Colossus of Rhodes)是七大奇觀中最為神秘,因為它隻有五十六年的生命便因地震而倒下,至今考古學家仍未確定它的位置及外觀。羅得斯島太陽神巨像位於愛琴海東南部的羅得斯島(Island of Rhodes)上。古典學者表示,類似巨像的雕像大多是豎立在神廟旁,但羅得斯島的太陽神廟位於城中央山丘上,廟旁沒有任何巨像影跡,卻發現一道重要線索,巨像時代的巨大城牆從城鎮一直延伸到港口,證明羅德斯港大半是人工建造的,也表示巨像可能就在全新港口城牆的尾端。羅得斯島太陽神巨像鑄造於公元前302年,是為了紀念公元前305年發生的一場戰爭。公元前305年亞曆山大國王繼承人之一安琪柯的兒子米特裏。波裏奧克特企圖謀取霸權,進攻羅得斯島,羅德人民英勇奮戰,打敗侵略者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了紀念這次保衛戰的勝利,羅德人用繳獲的青銅武器12.5噸,熔化後曆時12年之久,鑄造了這尊高達36.5米的太陽神阿波羅巨像。這一藝術造型是羅德雕刻藝術的珍品。令人遺憾的是於公元前224年毀於一場地震。

長久以來,有關巨神像的模樣眾說紛紜,一般人都相信它是兩腳分開、手持火把,站立於羅得斯島Mandraki港口的入口處,船隻由其胯下經過,然而,研究顯示以港口的闊度和巨像的高度來計算,這種結構是不合常理,因為巨像跨越港口入口必須要四分一公裏高才能辦到,不論以金屬或石塊來建造,跨立的巨像絕對無法承受巨大張力和冬季強風,而且傾倒後巨像的遺跡亦會阻礙著港口,所以估計真實的巨像應該立於港口東麵或更內陸的地方。至於姿勢根本不知道,到底站立?坐下?或是駕著馬車?至今仍無人知曉。

巨神像體積太大,無法像建造一般雕像那樣,先製出模型,然後分成幾部分鑄造,最後再進行整合和豎立。據文獻記載,巨人像是分步建造起來的:首先,在建好白色的大理石基座後,把已鑄好的腳到踝關節這一部分安裝固定好。由於神像體積高大,所以神像的腳設計得比較大,使它能承受上部神像的壓力。完成這一步後,雕像家指揮工匠在已完成部分的周圍堆起巨大的土堆,然後站在上麵接著做下一部分工作,這樣一步一步向上發展。在每一步進行之前,雕塑家都先用一種鐵製的框架和一些方形的石塊從內部加固雕像,以保證雕像的穩定。就這樣,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後,哈列塔斯創造了一個與真神相似的神像,“給了世界第二個太陽”。然而,羅得斯島巨大銅像隻矗立了50餘年就慘遭不測。公元前227年至公元前226年(一說公元前224年),羅得斯島連續發生毀滅性的大地震,島上的城市建築遭到嚴重破壞。太陽神像也從它最不牢固的地方——膝蓋處斷裂開了,倒塌在地,隻留下台座和兩條小腿。古羅馬著名的自然學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一書中讚歎道:“即使躺在地上,它也仍是個奇跡。”埃及法老托勒密三世向羅得斯島人伸出了援助的雙手,準備提供一筆巨額款項幫助羅得斯島人修複太陽神巨像,但羅德人謝絕了托勒密三世的好意。 神像巨大的身軀橫在地上,任憑風吹雨打,秋去春來。約900年後,即公元653年,阿拉伯人侵入羅得斯島,發現了躺在地上的巨像殘骸,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殘骸運送到敘利亞,賣給了一位商人。據說那個商人用了880頭駱駝才把殘骸運完,以後巨像就不知去向。又有人說,巨像倒塌不久後就被人盜走,但賊船在海上遇風暴沉沒,銅像埋在深深的海底。銅像究竟去了哪裏?恐怕是無從知曉的了。羅得斯島的太陽神巨像已不複存在,但有關這個神奇雕像的傳說和猜測卻經久不衰。人們以史書中的簡略記載為根據來構思它的規模,再加上自己的揣測,“設想”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太陽神巨像”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