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張家兄弟
不提爺爺這邊到縣北北邊參加了八路,而在這時候有一對兒我爺爺印象很深的兄弟倆也走到了人生的重要時刻。
話說那是1937年,鬼子打進了中原,隻幾個月的功夫就達到了彭城邊上。共產黨和國民黨聯手打出了“全民抗日”的旗號。不過這時候雖然國共合作,但日本人還是牢牢占據上風的。
我們的老家寧縣位於彭城的北部,這裏是整個蘇省最落後的地方,百姓們也窮的很。自打日本鬼子進了彭城,就在寧縣也駐了一個大隊的人馬,大約百來個鬼子。又就地找了三五百個人進了保安隊,也就是偽軍了。
當地的兩個有頭麵的人物,張家兄弟,老大張文舉,老二張武舉。按說這倆兄弟名字起得可真不錯,不過有句老話怎麼說的,叫“人不可貌相”。這倆兄弟一對兒武大三粗的個頭,老大生了一臉的麻子,老二吧卻是個結巴。
這日本鬼子一進城,原本有幾個小弟到處坑蒙拐騙的一對兄弟卻嗅到的機會。哥倆一琢磨,嘿!不如投靠了日本人,兄弟幾個也能吃想的喝辣的。兄弟倆回到老巢把這想法跟幾個小弟一說。這幾個心裏可沒什麼愛國思想,抗日救國!別說是去當保安隊,隻要能吃喝玩樂就是跟日本人叫爹那也是願意的了。於是都說;“都聽大哥的!”。張文舉一聽很滿意,雖說他們兄弟去投靠日本人,日本人肯定歡迎,但是多帶幾個人去日本人肯定更高興,說不定就多給點好處呢。
張文舉把手往胸脯上一拍,:“好,既然兄弟們都願意跟著我,那我保證,隻要有我一口饅頭吃就決不讓兄弟們喝粥!”張家二老這時候也被氣氛帶動起來了,事情也都成了,到縣裏還有二十裏的土路,看這天兒也快黑了得快點上路。他站起來把手一舉說:“弟,弟,弟兄們,咱們該上,上,上…”還沒說道“路”這個字兒。老大把手一揮:“開路”。幾個人抬腿就走,把老二氣的臉都漲的通紅。老二做上前拽住老大的衣袖交道:“我,我,我還沒,沒,沒說完呢”這一句話說了有半柱香的功夫,老大抬手給了他一巴掌,隻把他抽的原地轉了一圈。老二捂著腮幫子滿臉通紅瞪著老大,老大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還說,再說就天黑了。說個屁,快走!”。老二被老大打了一巴掌不服氣的嘟囔了幾句,快步跟了上去。
到了快黑的時候一行人來到了城門口,寧城東西南北都有城門,不過為了對付八路和國民黨軍的騷擾。平時隻開南北兩個城門,而東西兩個城門是不開的。一到城門口,排起一道長隊,門口站著一個日本兵手裏端著槍,後麵還有一個偽軍腰上插了一根警棍。排隊的人走到日本兵麵前先要鞠躬敬禮然後再把“良民證”拿給日本兵看一眼。證件被查看後才能進城。
要是長得讓人看著就畏畏縮縮的還有可能被日本兵打一槍托。亡國奴就是這麼沒有尊嚴!張家兄弟幾個走到日本兵麵前點頭哈腰,動作熟練的很一看就不是第一次做了。當然了幾個也沒被揍。
幾個人匆匆忙忙趕到了日軍警備部,剛已接近。三四個日本兵就逼了上來,拿槍對著他們。張家兄弟哪見過這架勢,連忙掏出“良民證”雙手舉起大喊:“我是良民!太君!我是良民!”正好從裏麵走出來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胖子,一看外麵張家兄弟幾個雙手抱頭的站在門口,問道:“你們幾個,幹什麼的?”張家兄弟對著幾個日本兵喊了半天人家也聽不懂,忙不丁的聽到有人會說中國話,連忙對著中年胖子喊道:“軍爺,俺們是來當兵的!”中年胖子一聽是來參軍的便對著幾個日本兵說了幾句日本話,這才領著幾個人進了警備部。
張文舉也嚇得不輕,不過他比其他幾個人膽子足了點,看這胖子是個中國人便上前去恭維了幾句又打聽了點情況。順手又塞了一包自己沒舍得抽的煙。這胖子一看這人還挺懂事兒,臉色也好看了不少,再加上張文舉存心討好,慢慢的倆人便聊了起來。張文舉這才知道眼前這胖子是寧城警備部司令山本建二的翻譯官,姓錢,人稱錢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