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移植創新法(1 / 2)

移植創新法,是把已知事物的功能、原理、材料等移植到即將創造的新事物中,使即將創造的事物產生質的突破,或形成另一種新事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移植創新法就是借用其他學科領域裏的理論、思想、方法、技術在本學科領域創造新事物。

各學科之間是有內在聯係的,為了解決某一科學領域裏的問題應該借助其他學科的有關知識。

——諾貝爾

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後再往前走。

——(俄)列夫·托爾斯泰

創新必須交流,關起門來是不能創新的。

——錢偉大

真正有創新精神的人必須眼觀四方,對於各種進步都要去了解,使之為自己的工作服務。

——錢偉大

不學習前人的成果,就沒有新的發明。

——陳雲

創新,離不開借鑒;借鑒,應是為了創新。

——新格言

人們必須繼承與發展中華文化的精粹,吸收和融合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精華,揚棄人類文化的曆史糟粕,創造新世紀全球化時代的新文化。

——路甬祥

沒有學習,不會有創造;沒有繼承,不會有發展。

——馬鐵丁

要繼承才能創造發展,繼承是創造發展的基礎。最能創造發展的人,也是最會繼承的人。

——徐特立

“學習”是“創造”的前提,又是“創造”的過程。

——茅盾

真正所謂成就,也就是在前人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有所發展。

——鄧拓

移植是科學發明的一種主要方法,大多數發現都可應用於所在領域以外的領域。

——(英)貝費裏奇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表明,用自然科學領域的方法解決社會科學領域的問題,用社會科學方法解決自然科學領域的問題已成為一種創新的捷徑。近年來,世界獲諾貝爾獎的大部分成果都是用這種方法獲得的。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的經濟水平與我國差不多,70年代,日本大力移植了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先進技術,國民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我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既移植了日本的發展模式,又移植了西方許多國家的先進技術,所以發展速度較快。

移植創新法借助於聯想和類比,它是通過聯想把兩個或幾個事物聯係起來,通過類比找到已知事物和待創造事物的共同點或相似點,再考慮已知事物的功能、原理、材料、方法、技術在待研究的事物中如何運用。所以說聯想是移植創新的橋梁,類比是移植創新的靈魂,能否找準兩事物的相似點和共同點是移植創新成功的關鍵。

移植創新法的步驟:

一是先有原型,使人受到啟發,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移植。

二是先有創造目標,再去尋找被移植的對象,並巧妙地將原型技術移植到待研究的事物中來。

(一)方法移植

方法移植,就是把其他學科領域裏的方法移植到自己工作的領域裏來,用這些方法技術在本領域解決問題,創造新事物。

由於軍隊機械化程度提高,油料消耗量大大增加,各國軍隊都在想辦法解決油料保障問題。按照這種邏輯思維必然認為:隻要油料供得上,機械化部隊就可以長驅直入,大大提高作戰能力。所以,各國軍隊都在以油料的多少,油料保障裝備先進程度評價保障能力,進而大力開展油料裝備的研製。可是法國一位油料專家竟想到:如果能研製一種隻耗空氣,不耗油的汽車,不是一切問題都解決了嗎?建議提出後,法國環境保護部以保護環境、治理汙染為由,首先進行研製,並已初見成效。隻耗空氣不耗油的汽車,每加一次空氣汽車可以行進10小時。如果把這種隻耗空氣不耗油的成果移植到軍隊來,軍隊的作戰能力將大大提高,油料保障壓力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