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創造曆史,文物記錄古今。
盂縣曆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燦爛,遺存繁多,黑硯水河舊石器遺址的發現表明遠在一萬多年以前就有古人在這裏生存繁衍。大橫溝、西煙、興道、土塔、元吉等地曾是新石器時期人類生活的“天堂”。其建置沿革可追溯至春秋時期白狄族所建仇猶之國,晉國智伯滅仇猶為智地,戰國時期為趙所屬,秦、漢先後由上艾、石艾、撫城、烏河、原仇縣分治。盂縣之稱始於隋大業二年(606)。我們的先民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創造輝煌的曆史,蘊存了博大豐厚的遺存,新舊石器遺址、長城遺址、摩崖造像、廟宇壁畫,特別是古建築,在明清縣誌的縣城圖錄中,可以看到星羅棋布,蔚然可觀,猶如一座“古代建築博物館”。然而歲月的淘洗,人為的破壞,祖先的這些瑰寶,已遺留甚微,隻可在縣誌的圖錄中顯示著曾經的擁有,訴說著久遠的輝煌。
古建築文物,它的存在與大自然為伍,不可移動,不可再生。它是時代的象征,文化的沉積,無言的史書,凝固的畫卷。它的特性能讓人們喚起淡卻的記憶,在漫漫的時空中尋覓歲月的履痕。它是以曆史文明的實物來啟迪我們熱愛偉大祖國的熱情。我們有責任保護這些已經戚戚垂老,令人憂心的古魂。
本書收集了盂縣部分古建築的實物,包括他們的構件數據和現狀照片,為我們今後更加有效地保護這些彌足珍貴的“老者”,永續利用這筆財富而盡我們的一點微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