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學生時代(2 / 3)

這裏還得說一下,圖哈切夫斯基在奔薩第一中學上學期間,正是日俄戰爭時期。日俄戰爭爆發後不久的1905—1907年,俄國爆發了一場革命,這次革命按其內容來說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按其鬥爭的手段來說,又是一次無產階級革命。這次革命雖然最後失敗了,但它卻進一步喚醒了俄國人民,沙皇俄國政府統治的根基遭到強烈的震撼。

圖哈切夫斯基一家從奔薩遷到莫斯科以後,開始住在烏斯緬卡亞巷一套簡陋的公寓裏,後來又遷到菲利普港。圖哈切夫斯基開始進入一所10年製學校讀書。這個學校比奔薩第一中學好得多。教員不是用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圖哈切夫斯基對學習產生了一些興趣,學習也變得積極主動一些了。課上他認真聽老師的講課,思維也跟著老師轉。課下他也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圖哈切夫斯基和同學們友好相處,同學們帶著他去參觀莫斯科的一些建築,給他講學校裏以前發生的事情。他也給同學們講他的家鄉奔薩的一些事。圖哈切夫斯基在這裏愉快地讀完了6年級。可是當他畢業時,由於選擇的職業不同,他和父親尼古拉耶維奇發生了爭執。圖哈切夫斯基從小渴求當一名軍人,然而父親不喜歡他選擇這個職業,希望他能在音樂和體育方麵發展。但是圖哈切夫斯基不願選擇這些職業。最終父親還是沒有說服圖哈切夫斯基,任他選擇職業,也就是允許他選擇軍人這個職業。圖哈切夫斯基好高興呀!他從10年製學校轉到了葉卡捷琳娜第一武備學校。這所學校並不是誰都能進去的,還必須得通過入學考試。可這對於聰明的圖哈切夫斯基來說,並不是一件難事。他經過幾個月的準備,於1911年8月通過了考試,而且成績很好。入學考試過關以後,同學們向他表示祝賀。圖哈切夫斯基又拿起他的畫筆,開始為同學們作畫。他們還舉行了小型音樂會,雖然規模不大,但也足以令圖哈切夫斯基難以忘懷了。

葉卡捷琳娜第一武備學校的宗旨是使受教育者為君主和國家效勞,牢固樹立無限忠於君主的觀念和誌向。這所學校特別注重教學質量。校長裏姆斯基—科爾薩科夫注重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對教師進行業務培訓,並對高質量的老師給予獎勵,激發他們的教學熱情。在校長的努力下,這所學校以教學質量高而聞名全國,它培養出來的學生在知識水平上超過了普通中學和教會中學,而且這個傳統一直保持下來。這所學校除了開設一般中學所開設的課程(拉丁文例外)外,還開設有:音樂、體操、擊劍、隊列訓練和“遵照陸軍大臣指令開設的舞蹈課”。

進入這所學校學習,使得圖哈切夫斯基異常興奮,什麼體操啦、音樂啦……都正合圖哈切夫斯基的口味。這時的他和奔薩第一中學時的他簡直判若兩人。課上,他學習積極主動,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由於他學習勤奮、善於動腦,基礎課很出色,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課下,他積極進行體育鍛煉,還獨攬了體操、擊劍、射擊和體育幾個項目的一等獎。同學們都對他佩服至極。此時的他並不驕傲,和同學們一起切磋技藝,並幫助他們糾正姿勢,這就更加獲得了同學們的尊重。到校後不久的他,即被任命為學員班長,這是很少見的。原來武備學校學習成績第一名的學生,與圖哈切夫斯基相比相差很多。可見圖哈切夫斯基的成績是多麼出色。父親為兒子的成績感到自豪,但他並不當麵表揚圖哈切夫斯基,而是鼓勵他繼續努力,以實現他的理想。

圖哈切夫斯基不僅如此,他還利用業餘時間讀各種書,用專門的筆記本摘下最有趣的軍事曆史事件、最精彩的戰役、著名統帥的格言,等等。圖哈切夫斯基的記憶力很好,蘇沃洛夫的軍事遺訓他能倒背如流。通過課外讀書,大大開闊了圖哈切夫斯基的視野,他的羽毛已日臻豐滿了。

莫斯科與奔薩相比,對圖哈切夫斯基更具吸引力。莫斯科城裏,自由空氣很濃,各種思想異常活躍,又是文化中心,他可以隨意去聽音樂會或者去劇院和看電影。在學校裏,學生的思想也很活躍。在學生中秘密傳抄手抄本雜誌《葉卡捷琳娜軍校生》。在這本雜誌上刊登著一些對不受學生歡迎的教員的諷刺畫以及一些小道消息。學校當局認為這有煽動革命、蠱惑人心的意味,所以這本書被查封了。但是,學生們接受新思想的願望是鎖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