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極判別出來後,其餘兩個管腳就隻能是發射極和集電極了。但這時可根據正反向運用的明顯差異來判斷哪個是發射極,哪個是集電極。其具體方法是:假定紅表筆接的是集電極c,黑表筆接的是發射極e,再用濕手的手指捏住基極b和集電極c兩極,但不能使b、c兩極直接接觸,這時讀出電阻值,然後再把紅、黑表筆對調,進行相同方法的第二次測試,再讀出電阻值,將兩次讀數比較,阻值小的一次,紅表筆接的是集電極c。因為第一次用手指捏住又不接觸,就好比在基極和集電極之間串接一隻近百千歐的電阻,從而構建一個線路使管子處於正向運用,此時p較大,電阻較小,而第二次測量時,管子正處於反向運用,β較小,電阻值就增大了。
2.晶體管的置換原則
在彩色電視的修理業務中,用於置換的晶體管原則上應選用與原型號相同的管子,但有時手中沒有相同型號的管子,也可選擇代用品,但必須是與原晶體管的特性相近,這主要是指它們的主要參數值及特性曲線相差不多。通常所要考慮的主要參數主要有以下幾種:
(1)集電極最大直流耗散功率
在實際中,一般應選擇集電極最大耗散功率相等或較大的晶體管進行置換。但是經過計
算或測試,如果原晶體管在整機電路中的實際直流耗散功率,遠小於其集電極最大直流耗散功率,則可以用集電極最大直流耗散功率較小的晶體管置換。
(2)集電極最大允許直流電流
與PcM要求一樣,應選擇集電極最大允許直流電流相等或較大的晶體管進行置換。但在實際產品中,由於不同廠家對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有不同的規定,所以有時差別可能大,這應引起注意。
常見的晶體管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的不同規定,通常有以下三種:
①根據集電極引線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值確定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這個數值較大。
②根據集電極最大直流耗散功率確定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確定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這個數值,普通晶體管較小。
③根據晶體管的飽和壓降、電流放大係數等允許變化的極限值確定集電極最大允許電流。
因此,在置換晶體管時,應區別以上三種情況,做好具體選擇。
(3)擊穿電壓
用於置換的晶體管,必須能夠在整機中安全工作,因此維修中最主要考慮的是三個擊穿電壓參數:
①發射極開路,集電極一基極擊穿電壓。它是指發射極開路,集電極電流I。為規定值時,集電極~基極間的電壓降。
②基極開路,集電極一發射極擊穿電壓。它是指基極開路,集電極電流I。為規定值時,集電極一發射極間的電壓降。
③集電極開路,發射極一基極擊穿電壓。BVEB0主要考慮於開關晶體管。
在經驗中,同一晶體管的BVcBo>BVcE0。但在應用中,通常要求用於置換的晶體管,對上述三個擊穿電壓應分別大於或等於原晶體管的BVcR0、BVcE0和BVE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