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弓
讀完長篇敘事詩《王貴李香香回來了》,像品嚐了一盤特產佳肴,別有一番滋味。長詩發表在《蘆溪》1986年第一、二期上。從李季同誌給作者姚勤鎮的複信看,這首長詩從孕育到誕生,曆時10年,作者為之花出的辛苦,可謂非同尋常。長詩是為李季《王貴與李香香》作的續篇,李季是我國當代著名詩人,王貴、李香香是我們的老熟人,所以讀續篇就更加感到親切,我是蒙丕強同誌惠贈的《蘆溪》雜誌,一口氣讀完了。下麵就長詩的得失,談談個人的一點看法。
先說長處。
長詩首先是給人以宏大的時空感。從時間上說,李季的詩反映的是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三邊農民革命鬥爭的真實麵貌,作為續篇的《王貴李香香回來了》是緊接李詩的時間著筆的,從王貴跟隨劉誌丹上南梁、打靖鎮,一直寫到新中國誕生和三中全會以後,時間長度達四五十年。讀完長詩,我們像進行了一次戰爭與建設曆史的洗禮,深切感受到祖國的偉大,人民的偉大。從空間上說,寫戰爭涉及到陝甘寧邊區的許多地方以及山西等地,寫建設涉及到玉門,展現了祖國大西北的自然風貌和社會環境,使人感到廣闊、粗獷、雄壯。
其次,長詩熱情讚頌了王貴和李香香堅貞的愛情。這點上,長詩和李季詩是一脈相承的。當王貴當兵離家後,李香香是“日想夜盼紅了眼,過一日如同過一年”“想你想成病人人”。李香香被抓入監獄後,風聞王貴三交鎮打仗犧牲了,萬分擔心,祈禱“老天爺保佑出門人”。香香從報上看到王貴在沙家店戰鬥中犧牲的消息,悲痛欲絕:
抓住報紙左右看,
香香眼裏淚花花轉。
……
十指連心怎分開。
解放後,香香所在的印刷廠轉來一個玉門人,說起已經改名為王天新的王貴。難道日思夜盼的親人還活著?香香決定“千裏路上尋一回人”,在組織的幫助下,終於和王貴重逢。
王貴也是有情人,時時惦記著香香。“棗紅兒馬四銀蹄,馬背上打盹夢見你”。打柳橋一畢,他準備請假回家看香香,但“命令下來又出發”。受傷住院期間,他夢見和香香到了一起,表達了他思念香香的心情。然後戰事緊急,王貴傷愈後又上了前線。胡宗南進攻陝北,又一次打消了他回家看望香香的打算。沙家店一仗,他負了重傷,“左臉蛋上留疤痕,右袖袖成了個空筒筒”,他不想連累香香,毅然登報哄香香,說自己犧牲在戰場上了,好讓香香另擇佳偶。為了躲避香香,他傷愈後遠走玉門,想一了他們之間的夫妻關係。在玉門,他拚命地幹活,回絕別人提親,把對香香的一腔愛情化為工作的動力,為油礦做出了貢獻。正詩一開始是願相逢卻沒有機會相逢,後來是可以相逢卻不願相逢,作者正是在這種矛盾的情境中充分展示他們的愛情的,這種身離是複雜的,但它的凝聚點則是心不離。全詩把愛情貫穿於他們的全部曆程中,我覺得是有新意的,愛情不隻屬於青年,愛情在王貴和李香香跟前,成了永恒。
第三,長詩在結構上繼承我國文學的優良傳統,嚴謹清晰。全詩共12個部分。引子采用倒敘的手法,寫王貴和李香香晚年退居二線之後回鄉,與親友們團聚的動人情景。尾聲與引子遙相呼應標題中的“回來了”。正詩是詩的主體,脈絡是男女主人公的合一分一合。而其中的“分”又是正詩中的主體。作者寫“分”時,采用了平敘的敘述方式,即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寫一段王貴,再寫一段香香,是平行的,又是交叉的,結構變化多端,卻又渾然一體。
第四,長詩運用陝北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歌信天遊的形式來反映現實生活,富有一定的創造性。信天遊原來多是簡單的抒情短詩,長篇敘事詩是很少見的,李季的詩一反常規,開拓了信天遊新的領域。自李季之後,長篇敘事性的信天遊沒有見到,就是抒情的短小篇章,也不多見,《王貴李香香回來了》雖是步他人後塵,目前隻見諸於一個縣的刊物上,但仍未失去它的光澤和意義。在我國詩壇上敘事詩不景氣的現狀下,我們呼喚敘事詩的出現,呼喚長篇敘事詩的出現,呼喚帶有區域特色的長篇敘事詩的出現,從這點上說,長詩進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信天遊采用的是人民大眾的語言,樸素、自然、生動,長詩正是根植於信天遊的沃土中的。我們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長詩與信天遊的不可分割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