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章(1 / 2)

紅衣道士不理隔塵和尚的插科打諢,隻顧說下去:“就這麼著,它一盅兒,我一盅兒,不一會兒,我和它就都醉倒了。”

隔塵和尚問:“後來呢?”

“半夜裏我醒了,是被它用**舔醒的。我睜開眼睛一看,好大個月亮。它見我醒了,便搖搖晃晃地回到假山後麵的洞裏去了。”

“它一定是個母狐狸。可惜,那時你才八歲,要是十八歲就好了。後來呢?”

“後來我才知道那隻狐狸是苦山大師的相好。苦山大師在後花園裏每每喝到有了醉意的時候,那隻狐狸就會出來陪他。你一盅兒,我一盅兒地喝。”

“那隻狐狸後來就是畢雲,是吧?”

“苦山大師被軟禁在王宮裏之後,那隻狐狸便夜夜哀叫。一日,人們發現它把頭插在八角亭的欄杆上自殺而死,也就是那天,畢雲在肅王宮裏自縊身亡。”

隔塵和尚聽到這裏,不禁大大動情,揚起頭來,長歎一聲,說:“不怪你說周南家族和狐狸有著不解之緣,看來不假。如今,苦山大師和畢雲的墳早已是荒草萋萋,惟獨那兩棵伴生的古鬆,依舊蒼勁。這都是因為有那些狐狸世代守護的緣故。看來,狐狸也是天生的情種……”

紅衣道士也大為感慨:“嗚呼!無論人們怎樣看待狐狸,它都是一種有感情、有靈性的生命啊!來來來,一起喝酒。”

兩個人感慨著喝起酒來。

隔塵和尚忽然想起了什麼,說:“上次你說到狐狸的別子儀式……”

紅衣道士輕輕搖頭道:“那更是令人感傷的情節——母狐狸懷孕五十二天後生下子狐,兩個月後開始把子女領到洞外嬉戲。這是兩代狐狸最幸福的時期。四個月後,雙親對子女采取排斥態度。後來公狐狸首先出走。到了第七個月,母狐狸領著子女開始遠程旅行,第八個月到來的時候,母狐狸開始狠狠地撕咬子狐,不斷把子狐從洞中趕出去。子狐被咬得日夜哀號,後來不得不一步三回頭地離開母親、離開故鄉,獨自走向生活。這時,往往正是秋風蕭瑟時節,小狐狸無可奈何懷著滿腹哀怨,告別母親,冒著寒冷的秋風去闖天下。”

隔塵和尚把拂塵一甩說:“嗚呼哀哉!這種母子別離真叫人感傷……”

紅衣道士說:“這也是狐狸為了生存和保持種族繁衍采取的最合理的生態分布方式。子狐離開了母親之後,能夠僥幸存活下來的僅有百分之七八。這些狐狸不忘故土,臨死之時,都將頭對著故鄉的方向。《白虎通》上說,‘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楚辭》上說,‘鳥飛返故鄉兮,狐死必首丘。’《淮南子》上說,‘鳥飛返鄉,兔走歸窟,狐死首丘,寒將翔水,各哀其所生。’”

說罷,兩人唏噓感歎不已。

這時,觀外又隱隱傳來狐狸叫聲。

當狐狸的叫聲籠罩了棲雲觀的時候,周伯雨正如癡如醉地畫著一棵枯死的梨樹。

那棵枯死的梨樹被包圍在一片蓬蓬勃勃、充滿生機的藤本植物懷抱之中——生命包圍著死亡。

那棵樹很美,所以說它美,是因為它已經死了——死亡也是一種美。

周伯雨作畫的主題永遠是生命意識和死亡意識,而且是在寫生的同時就進行創作。狐狸的叫聲給他完成這幅畫製造了很好的氛圍,也給他帶來了激情。他感到死梨樹留下的種子正在發芽變綠,而死梨樹周圍的茂盛的藤本植物也正在走向幹枯和死亡。它們都在生與死的交接點上蓬勃著,而狐狸的叫聲正是這生死交界線上的禮讚與挽歌。

周伯雨經常看到在人類和非人類物種身上,生和死始終同時存在。所以,他的作品總是在歌唱生命的同時,也在謳歌死亡。周伯雨常常一個人坐在山崖之上,或叢林之中,注視那些神秘的金色花粉慢慢滑過,去和山菊花,或是野百合細訴柔情。有時他也會麵對蜿蜒在石縫裏的樹根發呆,看著老樹怎樣用它生命的觸角,艱難地攫取土壤和水分。也有時,他久久凝視著天空,看鳥兒在空中賣弄地播撒著一串兒又一串兒美麗的音符。每當這時,他的心裏總會湧出一種對生命的無限熱愛和留戀。還有許多時候,他就露宿在這山崖上,麵對萬籟俱寂的深藍色天空,思考著宇宙的浩瀚與永恒。這時,他就會產生一種偉大和自豪。一種獨立、自由、解脫感便會油然而生。塵世的恩恩怨怨,人情的冷暖炎涼,以及個人的榮辱沉浮都變得沒有意義。每到這時,他便會發覺生命的虛無,而死亡才是真實的。生之無聊正好反襯出死亡的凝重。

周伯雨早已預約了死亡。

上帝創造了生命,同時也創造了死亡。

周伯雨總是念念不忘那個關於壽命的故事:

上帝創造了天地之後,便想規定一下所有生物的壽命。他問驢子,叫你活三十年,你滿意嗎?驢子惶恐地說,哎呀,上帝,三十年太長了!你應該替我想一想,拉磨、拉車、馱東西,還要天天挨鞭子,請你讓我少活幾年吧。上帝覺得它可憐,就給它減去了十八年。上帝又問狗活三十年行不行?狗想到自己每天看家護院,弄不好就挨打受罵,也請求上帝讓它少活一些年月。上帝為它減去十二年。問到猴子時,猴子說人總是讓它幹些滑稽的事,弄得它呆頭呆腦,所以也不願活三十年。上帝就同意給它減去十年。上帝問人,活三十歲是不是滿意?人說,前十歲不懂事,第二個十歲讀書學習,第三個十歲剛進而立之年,成家立業,正要享受人生樂趣的時候,就要死了,多可悲呀!上帝,請你延長我的壽命吧!上帝看人這麼樂觀,就說,那好吧,我把驢的十八歲壽命,狗的十二歲壽命,還有猴子的十歲壽命,都給你吧。人聽了之後,還是不太滿意,可是,上帝已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