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踩高蹺(2 / 3)

過去,每逢喜慶節日,陸河鄉村總有踩高蹺的習俗。一隊隊高蹺隊雲集圩場表演,矮者尺許,高者三尺有餘,還有更高者五尺見外。他們有的扭著秧歌,有的扮演某一漢族故事,深受群眾歡迎。五十年代初還能看到民間的高蹺,文革以後,這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消聲匿跡了。盡管如此,弄明白踩高蹺的由來,我想也不乏其意義吧。很早以前,天下一連三年大旱,顆粒無收,餓死的黎民百姓成千上萬。皇帝聞之,即下了一道聖旨,開倉放糧,並令家有存糧者開倉賑濟災民。但有一知府存糧百石而一粒不放,非但如此,還拚命抬高糧價,搶發災荒財。

當地有一青年,姓高名蹺,天生一副俠義心腸,見知府如此凶狠,決心偷其糧食救濟災民於饑餓之中。然,知府糧倉外圍盡築高牆,怎樣才能進去?一日高蹺上山砍柴,忽見一棵樹梢上有一團冬青,而冬青則是治凍瘡之良藥,他決心取下。苦於樹高,如何上去,尋思再三,見樹杆上有不少枝枝杈杈即踩踏而上。於是,他也悟出用樹丫丫用作攀沿高牆之用。他砍下兩根樹丫在山上勤學苦練,終於練就樹丫綁在腳上行走自如、蹦跳如飛的本領。此後,他日複一日在夜間翻過財主糧倉高牆竊取糧食救濟受餓村民。終一日,被財主眾多護衛發現,用繩索將其絆倒抓獲投入監牢。財主揚言待報官府後即行斬首。消息傳到鄉鄰中,大家尋思搭救高蹺良策。一老者提議,全村青壯年學成高蹺踩樹丫的本領,行刑之日營救高蹺。數月後,財主揚威耀武將高蹺押赴刑場。誰料,午時三刻未到,場外湧進一大群踩著高蹺的青壯年把高蹺緊緊圍在中間,一邊與劊子手博鬥,一邊掩護高蹺逃離刑場。財主見狀,氣得七竅生煙,無可奈何。此後,人們為紀念高蹺,即將踩樹丫,取名為“踩高蹺”。每逢節日村村寨寨都踩高蹺,扭秧歌,玩雜耍,熱鬧一翻。踩高蹺慶節日之風俗世代相傳,久演不衰。而陸河“踩高蹺”是隨先民南遷時攜帶而來的。此傳說來自民間,“高蹺”的形成及命名也可說是入情入理的吧。

5.各地的踩高蹺

踩高蹺活動在山西全省境內流行甚為普遍,是一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活動形式。

山西省內各地的高蹺高度不一,高蹺低的低至數寸,高的高至七八尺,在山西芮城、新絳等縣,高蹺的高度達到一丈五尺甚至一丈八尺。平時,高蹺以四尺左右的高度為多見。

高蹺在山西的延傳曆史悠久,在晉中一帶榆社縣出土的北魏石棺上也可看到高蹺、雜技的圖畫,雖然高蹺無文字記載,但最遲也應從北魏開始了。在山西表演高蹺的行列中,分成文高蹺和武高蹺兩種。文高蹺重於扭和踩,武高蹺以表演特技為主。

浮山縣的武高蹺,頭蹺為指揮,二蹺是領隊,戲曲人物居中,最後由醜漢壓陣。表演首先扭各種場圖,然後表演“過仙橋”、“跳桌子”、“跳雙凳”、“大劈叉”等各種難度大的動作。

垣曲縣境內的胡村一帶,高蹺主要是表演特技。這裏的高蹺表演,不但有盍拐、碰拐、背拐、跌叉、跳桌、翻跟鬥等技巧動作,而且還有抬二節、抬三節、坐抬、立抬、組合抬等高難度抬法,並能構成“馬拉車”、“過天橋”的造型。這個縣的高蹺,難度最大的是“上虎梯”。

新絳縣境內的柏壁村和交口縣的雙池鎮的“撲蝴蝶”,是既有故事情節,又有許多高難度動作的高蹺節目。這個節目由三人表演,女青年飾演旦角,挑著蝴蝶前行,男青年飾演小生,持扇撲蝶,小醜搖動撥浪鼓嬉戲追逐,甚為活潑、生動,趣味性很濃。這三人在表演中,有“蹲走”、“跳桌子”、“鷂子翻身”、“越頭跳”、“後滾翻”、“單腿跳”等技巧動作。

稷山縣和右玉縣的“走獸高蹺”,是由兩人表演的連體高蹺。高蹺表演者腳綁木蹺,腰縛獸皮,前係獸頭,上身扮演與之相應的人物,組成一組造型,在樂曲鑼鼓聲中邊舞邊前進。

夏縣等地的三人合踩的四隻蹺,四人共綁五隻蹺的“連腿高蹺”,進行表演中要求配合默契,難度是很大的。

在原平、平定、定襄縣境內的高蹺,邊扭秧歌步,邊變換隊形,然後進行評說和演唱,叫做“高蹺秧歌”。在隰縣的幹家莊,還有在蹺腿銜接處拴上個小鈴擋的“響鈴高蹺”表演方式。

山西省境內,高蹺表演形式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拘一格。這些高蹺的表演時間,一般都在農曆正月十五左右的鬧“紅火”活動中,高蹺是整個活動中的一種表演形式。這種活動內容機動性大,行動比較自如,可以在大場中表演,也可走街串巷。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