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秧歌(1 / 3)

1.什麼是秧歌

秧歌舞,又稱扭秧歌,曆史悠久,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民間廣場中獨具一格的集體歌舞藝術,也因扭秧歌舞姿豐富多彩,深受農民歡迎以熱鬧非凡。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一般由舞隊十多人至百人組成,扮成曆史故事、神話傳說和現實生活中的人物邊舞邊走,隨著鼓聲節奏,善於變換各種隊形,再加上舞姿豐富多彩,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歌的一種形式)、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說:每年春耕時,農家的婦女兒童數以十計,一起到田裏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聲一響,“群歌競作,彌日不絕”,稱之為“秧歌”。清初,北京正月到處都有“秧歌小隊鬧春陽”,圍觀的人摩肩接踵,婦女們連頭上的金釵都被擠掉了,達到盛況空前的程度。湖州的燈節,每夕各坊市都必須伴唱秧歌。《柳邊紀略》中記載了當時黑龍江邊緣地區的元宵節,人們組織起秧歌隊,伴以鑼鼓,“舞畢乃歌,歌畢乃舞”,通宵達旦。然而,嘉陵區地處淺丘,農民插秧時節的農活十分繁重,人們不可能在栽秧現場扭秧歌。為示區別,人們常把某地區或形式特征冠於前麵。如“鼓子秧歌”(山東)、“陝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遼寧)、“滿族秧歌”、“高蹺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燈”、“采茶”以及廣東與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稱雖異,但都屬於“秧歌”這一類型,是從“秧歌”中派生出來的形式。

秧歌隊的表演,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采綢等道具,踩著鑼鼓點,口中唱著當地文人流行的秧歌詞,步履輕盈,邊扭邊舞。二是走場,一般開始和結束時為大場,中間穿插為小場。大場是邊走邊舞的各種隊形組合的大型集體舞,表演出“龍擺尾”、“雙過街”、“九連環”等各種圖案的舞蹈。小場是由兩三人表演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如“劉海英戲金蟾”、“車幺妹”、“跑旱船”、“傻子接媳婦”等。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間傳說、曆史故事中的各種人物,類型有文武公子、少婦、醜婆、貨郎、漁翁和小孩等。四是唱,伴隨著嗩呐、鑼鼓聲,由歌手演唱當地的民間歌謠。秧歌隊的人數可多可少,少則幾人,多則八、九十人。既可以統一表演一個大型節目,也可以分別表演各自準備的小節目。秧歌隊的領頭叫“傘頭”,是這支秧歌隊的總指揮。他手持一把傘邊舞邊唱,象征著風調雨順。他唱的內容基本上是即興發揮,也有當地民間小調。他後麵跟著裝扮成男女老少和醜角類的各種人物,走出各種隊形。走鑼鼓、嗩呐的伴奏下,邊扭邊舞。那些動作詼諧有趣、樸實可愛,具有廣泛的娛樂性和群眾性,很受人民大眾的歡迎。

秧歌給人帶來的益處

秧歌舞表演起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多姿多彩,紅火熱鬧,規模宏大,氣氛熱烈,鬧得熱火朝天。每逢重大節日,例如新年等,城鄉都組織隊,拜年問好,互相祝福、娛樂。另外,不同的村鄰之間還會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可見扭秧歌對古代農民來說是多麼重要。

這一切促使扭秧歌成為大型群眾性娛樂,歡慶,宣傳的主要形式。因為秧歌內容包含量大,多姿多彩,形式多樣又富於變化;再加上扭秧歌舞蹈動態豐富,使看秧歌的人也心花怒放,豪情倍增,因而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是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這也給林區人民、廣大民眾帶來了快活和歡樂,舒緩身心疲卷的好方法。

扭秧歌的類型可劃分為“地秧歌”。踩著高蹺表演的叫“高蹺秧歌”。由於受川北地域條件影響,嘉陵區大都以表演“地秧歌”為主。“地秧歌”的難度不大,動作簡單,詼諧有趣,既不需要多大的體力,還可以通過這種娛樂活動舒鬆筋骨。所以,扭秧歌很適應於山區不同年齡的人參與。過去嘉陵區人民大多數都可以在閑時扭幾步。逢年過節,隻要一聽秧歌隊來了,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跟著扭起來。

現在,扭秧歌這一民間舞蹈,已成為節日遊行的必演節目。它不但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也給人們帶來了幸福和吉祥。

2.扭秧歌好處

扭秧歌是否能達到健身作用,秧歌舞音樂明快、動作簡單,符合現代婦女身心健康的要求,能夠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改善生理功能或心理狀態,使人心情舒暢、忘掉煩惱,達到防病健身的目的。扭秧歌強健身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保持體形,健康減肥

扭秧歌是一種小強度、長時間的中等運動量健身活動,主要采用基本動作和隊形,十字步前進扭動腰身、擺胯、屈伸膝關節、甩肩等動作,使全身大小肌群得到活動,加快血液循環。運動後減脂、減重效果明顯,尤其適合上臂減肥,扭半年以上秧歌的婦女大多可減體重4公斤以上。

二、活動關節,平衡協調

老年人身體最明顯的衰退是柔韌性、靈活性、協調性和平衡能力變差,直接的影響是容易造成摔傷。扭秧歌時,隨音樂節奏扭擺胯、甩肩、肢體大幅度的拉伸,有助於改善身體衰退狀況。鍛煉一段時間後,坐位體前屈和閉眼單足站立能力明顯提高,這表明關節的柔韌性和平衡協調能力得到改善,下肢力量得到加強。

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心髒功能

經常扭秧歌的人可提高心髒功能。從心跳次數看,扭秧歌的中老年婦女安靜時為70-80次/分,運動中為90-110次/分。測試結果證明,扭秧歌半年以上可提高心髒脈搏量、心排血量、射血分數等心功能指標,這說明鍛煉使心肌力量增強,同時心肌本身供血情況也得到改善,能避免老年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四、結伴而舞,心情愉快

調查發現,參加扭秧歌鍛煉的婦女心理健康水平要比不鍛煉的婦女高。除了家人之外,人是需要朋友的,朋友間的交往能相互愉悅身心。人若沒有朋友,會感到孤獨,而孤獨就會使生活失去意義。對於退休在家的老年朋友來說,更是如此。扭秧歌時,朋友們聚在一起,搖動扇子,揮舞絲帶,穿著年輕時不敢穿的大紅或大綠的衣服,頭插豔花,扭動著腰身,表現著女性特有的柔美,隊形變換和扮演角色時的一顰一笑,無不使人感到青春再現。

3.扭秧歌的注意事項

扭秧歌是老年人非常喜歡的文體活動,身體健康的人通過扭秧歌,可以增強心肺能力,愉悅心情。但扭秧歌這項活動,鼓點節奏相對快而有力,會讓人情緒興奮,心跳增快,血壓急劇上升,紅細胞激增,血黏度增加。血壓高、冠心病、腦動脈硬化患者扭秧歌時,會使血壓過高、心髒負擔過重,對內髒造成損害,也可能會在興奮時血壓升高,使脆弱的心腦血管破裂,導致心肌梗塞、腦溢血。此外,長期長時間扭秧歌會使患者的心肌經常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易發生心力衰竭。

所以有關專家指出,高血壓、冠心病、腦動脈硬化、腎炎和糖尿病患者不宜扭秧歌,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

4.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舞,曆史悠久相傳北宋時已有,原為陽歌,“言時較陽,春歌以樂。”《延安府誌》記有“春鬧社,俗名秧歌。”由此可知,秧歌源於社日祭祀土地爺的活動。形式多樣,是一種民間廣場集體歌舞藝術,表演起來,多姿多彩,紅火熱鬧。

陝北秧歌主要有“大秧歌”和“踢場子”兩大類。大秧歌,是一種在廣場上進行的集體性歌舞活動,規模宏大,氣氛熱烈,動作矯健豪邁,情緒歡快奔放,並伴有獅子、龍燈、竹馬、旱船、跑驢等社火節目。“踢場子”秧歌,參加人數為偶數,成雙成隊,男待彩扇,女舞彩綢,既剛健又柔美,既灑脫,又細膩,逢年過節,城鄉都組織秧歌隊,拜年間好。村鄰之間還扭起秧歌互相訪拜,比歌賽舞,熱鬧非凡。陝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點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鑼鼓樂器伴奏下以腰部為中心點。頭和上體隨雙臂大幅度扭動,腳下以“十字步”作前進、後退、左騰、右躍的走動。上下諧協,步調整齊,彩綢飛舞,彩扇翻騰,同時還可以伴隨著唱。

陝北秧歌的形式和步法是極為豐富的。它的隊形圖案變化豐富,具有獨特的風格。陝北秧歌的特點是:動作剛健有力,瀟灑大方。跳時昂首挺胸,雙肩打開,大臂有架勁,小臂富有韌性,甩手幅度要大,步伐平穩,沒有顛顫感覺。抖肩搖頭靈巧自然,動律變化鮮明,情緒歡快豪放,敦厚純樸。

秧歌是載歌載舞的綜合藝術。傳統大秧歌是扭完後停著唱,群眾叫“敲起來鈕起來,不敲不扭唱起來”。扭大秧歌領頭者叫傘頭,一手持傘;另一個舞者身挎一串鈴,手拿佛塵,稱之為馬排子,走在傘頭後麵。鑼鼓瑣呐一響,傘頭著帶著秧歌隊,在前開路,變化各種隊形。最紅火的要數鄰村互訪彩門子秧歌,秧歌隊進門要過彩門,對方秧歌來迎接。這時如兩軍對陣,一問一答,答對了方才接回村裏。表演程序一般是傘頭起唱,多為見景生情,即興創作,鑼鼓間奏,群眾合唱最後一句。陝甘寧邊區新秧歌運動中,舊秧歌得到改進與提高,領頭的傘頭改為工農形象持木製鐮刀斧頭,創造了具有新內容的秧歌劇,如《兄妹開荒》、《夫妻識字》、《十二把鐮刀》等。其中,“翻身秧歌”、“勝利腰鼓”等新秧歌在全國得到普及。新秧歌有大場秧歌《邊區好地方》、扇秧歌《南泥灣》等,深受群眾歡迎。

秧歌舞主要有三種角色,即傘頭、文、武身子和醜角。現在的秧歌舞,經過改革後角色有所不同,服飾可為現代裝,腰係紅綢帶。手中道具可以是鐮刀、錘子,可用花傘。醜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結合起來。

在陝北,每年春節來到,“鑼鼓一響,喉嚨發癢”,人們就開始籌辦娛樂活動,有的地方也叫“熱鬧”或“鬧紅火”。早年多是男扮女妝。隨著時代的發展,女的也參加。男女隊身著彩服或帶雲角裝的秧歌服,男的用毛巾包頭,女的手持彩肩、漢巾。在活動形式上,有大場秧歌、小場秧歌。其中包括一些道具舞,如“獅舞”、“龍燈”、“水船”等。拜年有排門子秧歌,彩門秧歌;正月十五有酒曲秧歌、花燈秧歌。小場子秧又叫踢場子,分二人場、四人場,八人場。舞蹈動作豐富,豪邁粗擴,瀟灑大方,充分體現了陝北人民淳樸局憨厚、開朗樂觀的性格。陝北人鬧秧歌,就是圖個吉慶,圖個紅火。每年正月初二三開始,幾乎要鬧騰一個正月天,一直到二月初二才壓了鑼鼓五音,去忙自家莊稼活。鬧秧歌不僅是青年男女的事,甚至許多老漢,老婆也樂於參加,鑼鼓一敲響,喉嚨眼直癢癢,就想亮開嗓子唱幾聲,甩開胳膊扭秧歌,踢場子,自取其樂。不參加秧歌隊的人就跟上秧歌隊看紅火,不僅在本村看,甚至跑上十裏八裏的山路,到鄰村看歌。而正月十五鬧無宵,轉九曲,也許就是陝北鬧秧歌的最高潮。

不能不說陝北的二人轉

二人轉亦稱“蹦蹦”,是在東北地區喜聞樂見,具有濃鬱地方色彩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曆史。長期以來深受東北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的喜愛。它的唱本語言通俗易懂,幽默風趣,充滿生活氣息。

最初的二人轉,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藝人在晚間演唱東北民歌小調(俗稱“小秧歌”),後來,隨著關內居民的增多,加上長期以來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豐富了二人轉的內涵。

在原來的東北秧歌、東北民歌的基礎上,又吸收了蓮花落、東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驢皮影以及民間笑話等多種藝術形式逐漸演變而成。

二人轉的表演形式與唱腔非常豐富。在民間中流傳著“寧舍一頓飯,不舍二人轉”的說法,可見“二人轉”在群眾中的影響之深。可以說,二人轉最能體現東北勞動人民對藝術美的追求。

(男)正月裏來正月正,

鑼鼓嗩呐子鞭炮聲,

五彩繽紛人歡騰,

扭起那秧歌迎新春。

(伴)(哎嗨咿呀嗨)扭起秧歌(呀)迎新春。

(女)黃土地上刮春風,

陝北的秧歌就鬧了個紅,

大街小巷人潮湧,

就像那巨龍在雨裏翻騰。

(伴)(哎嗨咿呀嗨)就像巨龍在雨裏翻騰。

(合)一個嘟嘟蔥(啊)一個嘟嘟蒜,

(啊)一個嘟嘟婆姨一個嘟嘟漢,

一個嘟嘟秧歌滿天轉,

一個嘟嘟娃娃攆上看。

(伴)(哎嗨咿呀嗨)

一個嘟嘟秧歌滿天轉,

一個嘟嘟娃娃攆上看。

(男)女娃娃(哎)打滿口口紅,

臉上(喲)擦著雪花(喲嗬)粉,

她身上穿著(那)時興裝,

走起路來(格)擰擰,

(哎麼咿喲嗨)走起了(麼那個)路來(格)擰(喲)擰。

(女)你好好(家)擰,你好好(家)篩,

你把你那精神就抖起來。

(合)你好好(家)擰,你好好(家)篩,

你抖起(那)精神就有人愛,(嗨)有人愛。

(男)咱二人好比一朵雲,

秧歌隊好比兩盤龍。

龍兒站在雲頭上,

風調雨順好年成。

(伴)(哎嗨咿呀嗨)風調雨順好年成。

(女)黃土地上刮春風,

陝北的秧歌(喲)鬧了個紅。

大街小巷人潮湧,

就像那巨龍在雨裏翻騰,

(合)就像那巨龍在雨裏翻騰。

5.青島地區的秧歌

中國有著曆史悠久的樂舞文化,尤其是豐富多彩的各民族的民間舞蹈,源遠流長,風采獨具,是中華民族樂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山東秧歌”是中華民族樂舞文化史上的一朵絢麗多姿的奇葩,在中國民間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東秧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從分布情況看,以魯西、魯北和膠東半島流傳最盛。據不完全統計,山東省不同種類的秧歌約有30多種,秧歌的總體風格相對統一。表現形式大致分為地秧歌、寸秧歌、蹺秧歌三種,其中蹺秧歌曆史最久、分布最廣,表演形式簡單。寸秧歌象征四十年代以前女人的小腳,四十年代以後逐漸消失,大部分轉化為地秧歌。地秧歌表演形式豐富,群眾參與範圍廣,角色扮演可分老中青少等,一般是高蹺與秧歌融為一體對應表演,並能扮演曆代英雄人物及體現民俗風情的片斷。其中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膠州秧歌”、“海陽秧歌”,被稱為山東“三大秧歌”、“山東三大民間舞蹈”。其總體風格男性粗獷豪放盡現陽剛之氣、女性嫵媚柔韌富有含蓄之美。

一、優美俏麗的膠州秧歌

山東秧歌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膠州秧歌。“膠州秧歌”發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曆史,主要流傳在山東即墨、黃島、膠南、高密等地區。清朝初期,由馬姓、趙姓二人有外地逃荒來膠州東小屯定居,依靠賣包煙(一種加工的土煙)為生,故東小屯原名“包煙屯”(建國後改名東小屯)。之後,馬、趙二人起家闖關東,在逃荒路上賣唱乞討,後改為邊舞邊唱,逐漸形成了一些簡單的舞蹈程式。它們重返家鄉後,經過代代相傳,提煉加工,至清朝中期,形成了舞蹈秧歌。其行當分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表演程式分為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伴奏樂器除唆呐外,尚有堂鼓、大鑼、鐃鈸、小釵、手鑼等,有音樂曲牌和打擊樂曲牌30餘個。

膠州秧歌,又名“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三道彎”、“扭斷腰”,建國後為了與其他地區的秧歌相區別,因主要活躍在膠州市郊範圍內而統稱為“膠州大秧歌”。膠州秧歌的演員基本編製為24人,如增加人數必須是雙數遞增,秧歌隊需有一至二人的組織領導者,負責全隊的事務,俗稱“秧歌爺”。還有一人由秧歌隊的教練或老演員來充任,叫“傘頭”。傘頭必須具有眼明手快、頭腦靈活、口齒伶俐的能力,在演出前念些順口溜或說些吉祥話,語言必須風趣幽默。除此之外,秧歌隊還要有3至5人的教練,專管訓練演員並兼做演員。秧歌的角色分為“翠花”、“扇女”、“小”、“鼓子”、“棒槌”5種,一般每種角色2人或者4人,不能單數。翠花為青年婦女和姑娘,表演時動作大方、舒展,表現婦女的潑辣開朗大方、姑娘溫柔嫻靜的性格。小為少女,表演動作天真、活潑、俏麗。鼓子和棒槌均為中年和青年男性,鼓子瀟灑詼諧,棒槌英武矯健。

膠州秧歌的音樂伴奏,一般用旋律優美、音調多變、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鬱、羽調式的民間吹打樂。秧歌的音樂與舞蹈動作配合密切,音樂中用來表現秧歌舞蹈“慢做快收”動律的附點八分音符貼切典型,音樂根據舞蹈情緒靈活運用,兩者在力度與速度上高度和諧統一。當今,膠州秧歌的獨特風格更加大放異彩,許多外國人專程來膠州學習秧歌,不少當地老藝人被請出去傳授技藝,更為可喜的是膠州秧歌已被編為藝術院校的舞蹈教材,成為全國藝術院校民間舞蹈的必修課程。

建國後,膠縣文化館多次發掘整理膠州秧歌,先後辦過十幾期秧歌培訓班。1954年,膠州秧歌赴北京演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等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接見了全體演員並合影留念。全國各省市和解放軍專業文藝團體的150多個單位先後來膠州學習膠州秧歌。北京舞蹈學院還將膠州秧歌列為必修課程。1984年,膠州秧歌被文化部收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一書。至90年代共發掘整理出35個秧歌劇本,每年正月舉辦膠州秧歌會,參加人數達數萬人。1991年的"中國首屆秧歌大賽"中,膠州秧歌獲優秀獎。

二、熱烈火爆的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最早叫“打鼓子”,亦稱“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才普遍稱之為“鼓子秧歌”。鼓子秧歌廣泛流傳在以商河縣為中心的惠民、樂陵、陽信、濟陽、臨邑等縣市,主要角色有傘、鼓、棒、花四種,這四種角色是以演員所用的道具命名的。

想了解山東鼓子秧歌,首先要了解它的角色構成。

1、“十五”博士,簡稱為博士,目前民間稱呼為“秧歌博士”。“博士”顧名思義即是見多識廣、精於秧歌活動和表演的人。十五博士隻有年過花甲的表演家方能榮獲此尊稱,其青年時代多是村裏表演鼓子秧歌的名流更高手,曾備受鄉裏稱頌,年事高後專門從事秧歌教練、表演指導工作,為保持本村特有的舞蹈技藝與榮譽不遺餘力的工作。他們有各自的專長絕技,尤其是熟悉秧歌表演的各種“場子”——即隊形的變化,通過各種方法調動、訓練新手,有條不紊、準確無誤的跑出各種場子。十五博士是鼓子秧歌得以繼承發展的關鍵人物,因此深受各村群眾的喜愛與擁戴,他們對鼓子秧歌能夠生生不息、延續至今的貢獻巨大,不可埋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