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經曆幾千年曆史沉澱,多少朝代,湧現出一個個青史留名的大能人物,其中,最神秘的,應屬於道術。
“道術”一詞,源於《莊子·天下篇》中的“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道教中人也有稱“仙術”的。道教中人常有“道無術不行”的說法,就是說“道”寓於“術”,行術就是演道之意
說到道術,不得不說的是道教,曆史中,“道教”一詞最初的意思是指以“道”來教化的各種理論學說和實踐方法。諸子百家中許多人都曾經以“道”來稱呼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甚至佛教都曾經由於各種原因自稱或被認為是“道教”。儒家最早使用“道教”一詞,將先王之道和孔子的理論稱為“道教”。佛教剛剛傳入中國時,把“菩提”翻譯成“道”,因此也被稱為“道教”。而到了東漢末年出現了五鬥米道,自稱為“道教”,取“以善道教化”之意。自此,其他各家為了以示區別,也就不再以“道教”自稱,而成為五鬥米道的專稱。
現在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等一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的《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的宗教。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
道教以太上老君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道經中還有其他說法,一是尊玉清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靈寶天尊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天神。後來又演變成三位一體的老子一氣化三清。道教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聽命於天。認為人隻要善於修道養生,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產生了許多修煉方法:煉丹、服食、吐納、胎息、按摩、導引、房中、辟穀、存想、服符和誦經。道教神學與道家思想未必切合,尤須深詳;其間異同,頗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稱老、莊,奉《老子》、《莊子》為經典,畢竟吸收繼承了老、莊思想的大量內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陰陽家的影響。
各位看官要問了,以上的東西和本書有什麼關係嗎?
答案是,沒有一點關係。
哈哈,非是本人調侃各位,隻是想找點資料來讓各位對於道教多點了解,也能更好的對本文有個鋪墊。
因為現在說的道術也好,道法也好,都是經過幾千年各種術和法的糅合而成。並非原本的道家學說,可以說道就是集各家之大成,內容包羅萬象,現在本人就以此書來說點我的經曆,其中有什麼和現在的知識有衝突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包涵。廢話不多說,各位看官,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