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歸附(3 / 3)

趙雲邁步走進大殿,對樂文叩首施禮道:“啟奏陛下,荀彧來投!”

“荀彧?!他在何處?”樂文聽到荀彧二字,心中便是一喜,站起身來問道。

“回稟陛下,他在長安城外等候!是否請他入城?”趙雲看樂文聽到荀彧這個人,便很是高興,便隱隱猜出,荀彧這人應該對樂文挺重要的。

“請,快請他入城。”樂文一擺手,然後想到了什麼,有連忙對快要出去的趙雲說道:“且慢。”

趙雲止住腳步,轉過身去,拱手問道:“陛下,還有何事吩咐?”

樂文生怕有所紕漏,便又吩咐到:“子龍,你一定要好生接待此人!莫要怠慢了。”

“遵命!”

趙雲應諾走出殿外,嫦娥見樂文一臉喜色,打趣道:“陛下,看你對此人的重視,好像比劉備得到諸葛臥龍更要高興呢。”

樂文哈哈一笑道:“這是自然,諸葛亮雖然聲名遠揚,已經被世人抬到了神人的地位,但實則荀彧要比諸葛亮更有能力。”

從名聲上毫無疑問,諸葛亮大於荀彧。但是從戰術、戰略、內政、人事,等方麵比較諸葛亮都不如荀彧甚至連君主信任度都不如荀彧!荀彧此人甚是仁厚、善待下級,荀彧此人在曹操陣營裏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其地位要比郭嘉更勝一籌,但是此人從沒出現與別的謀臣武將之間的不和。而諸葛亮卻像是一個權臣,很是善於玩弄權術,彭羕、廖立兩人認為他們自己的才華橫溢,而把諸葛孔明排在了第二,結果他們被活活的被諸葛亮給整死整廢。而劉封是劉備的義子,李嚴是托孤大臣,都可以說是蜀漢的重臣,可結果呢,也是被諸葛孔明給教唆劉備父子整死整廢。到最後成了諸葛孔明一枝獨大,蜀漢的人才卻是凋零無幾,到最後隻能蜀漢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了。這便可以看出諸葛亮輸於了荀彧。

而且荀彧非常識人,曹孟德手下名士荀攸、鍾繇、戲誌才、郭嘉、司馬懿都出於其舉薦,而且這些人每一個都可獨擋一麵,隻有嚴象、韋康敗於孫策、馬超。而諸葛亮呢,卻沒向劉備推薦過任何的人才,這點看過三國的都可以切身體會的到,隻有他精心培養的馬謖,卻是一個書呆子,自己拉著士兵往孤山上跑,卻是成了甕中之鱉,事實證明馬謖也隻不過一個書呆子,蔣琬、費禕平庸之輩,諸葛亮一死蜀國就離滅亡不遠了,那就薑維還算個人才,卻也是在諸葛亮死後,不受劉禪重用,反而受到猜忌,跑到劍閣才避免了被殺。

在演義上的確諸葛被神化了。但是在正史是諸葛隻是在政治上略顯長處,軍事上連龐統都不如,以至於後期消耗了蜀國的大量國力加速蜀國滅亡。而荀彧則是王佐之才。不僅政才出色曹操每次出征都讓荀彧後方坐鎮。在戰略上也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正如三國誌所說“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然機鑒先識,未能充其誌也。”

這也是為何樂文非常看重荀彧的原因,樂文得了荀彧,自然是比劉備得了諸葛亮還要開心,況且諸葛亮卻是擺足了架子,是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來的,而荀彧卻是為了大漢江山,自己投奔而來,這才是大漢的忠臣。

沒一會,荀彧便在趙雲的熱情接待下,來到了大殿之中。

“陛下,微臣老遲,還望陛下恕罪!”

荀彧見到樂文,那是一個老淚縱橫,他正想要下拜施禮,樂文卻是走下殿去,一把攙扶住了荀彧,“愛卿不必如此,你來的正是時候,又有何罪呢,況且朕還要多謝你啊。”

“多謝微臣?陛下,微臣不敢……”

“誒,如若不是愛卿說服曹孟德,讓其改變了注意,朕便早危矣……!”

樂文此言一出,兩人都是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