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鶴亭:位於孤山東北麓,最早為元人紀念林和靖而建。亭內有《舞鶴賦》行書刻石一方,亭東高可參天的大樹下是林和靖的墓廬。墓環石圍砌,青草封頂,四下梅花擁衛,鶴塚相伴。林和靖(967—1028),名逋,北宋詩人。隱居孤山,“梅妻鶴子”,終身不仕,風骨卓然。
北宋詩人林和靖不滿當朝皇帝昏庸腐敗,不願意做官,到處遊山玩水,最後回到故鄉杭州,在孤山搭了間茅屋住下來。
剛到這裏,林和靖對著西湖的青山綠水,像來到了人間天堂一樣,常常獨自一個人喝喝酒,吟吟詩,高興的時候,還拿起筆畫畫湖光山色。可是,日子一長,漸漸也感到寂寞了。有一天,他到附近轉了一圈,從獵戶那兒買來了一隻白鶴和一隻小花鹿給自己做伴。他給白鶴取了個名字叫“鳴皋”,在山腳旁邊造了一座亭子,把它養在那裏。每天清早,他把白鶴放出亭子,拍拍它雪白的羽毛,說:“鳴皋鳴皋,誌衝九霄!”這白鶴好像真聽得懂,叫了一聲,飛上天空去了。那隻小鹿呢,林和靖隨它在山坡上跑。獵戶有個叫五兒的孩子,天天到孤山來跟小鹿前山後山遊逛,有時還帶了小鹿一塊到酒鋪去,回來時在它頸項上掛一隻小篾籃,篾籃裏裝著一壺酒。林和靖一見,知道這是五兒帶來的,高興地說:“花鹿呀花鹿,你可比得上一個家人呢!”
林和靖的一個朋友,知道他在杭州隱居,特地趕來看望。好不容易找到孤山茅屋,不巧,林和靖一早出去遊湖了,沒有碰到。這朋友十分掃興,隻得一邊沿著山徑散步,一邊等著林和靖回來。當他走到亭子跟前,隻聽得撲棱一聲,一隻丹頂鶴騰空而起,直上雲天。這朋友覺得新奇有趣,仰起頭望著飛去的白鶴出神。忽然聽到身後一陣嗬嗬的笑聲,趕緊回過頭來,隻見林和靖已經站在他的麵前。林和靖指著天上的白鶴說:“鳴皋衝霄,就知道有貴客臨門。原來是你呀!”朋友聽了,覺得真有意思,也哈哈大笑起來。林和靖又從後山坡喚來花鹿,把竹籃子掛在它的頸上,花鹿就蹦蹦跳跳地沽酒去了。這朋友看得越發新奇了,又看到花鹿身上點點梅花,對他說:“你跟鶴鹿做伴,倒也有趣。你一生高傲自潔,不是很喜愛梅花嗎,為什麼不在這坡上種些,也可增添孤山的春色。”林和靖聽了,一想對呀,連聲說道:“你真是我的知己!你真是我的知己!”後來他就在亭邊屋後密密地栽了三百多株梅樹。
林和靖死了以後,就葬在孤山北邊的山腳下。那隻丹頂白鶴很是傷心,繞著林和靖的墳墓直叫了三天三夜,也悲鳴而死。林和靖隱居西湖孤山二十多年,眼前隻有梅林一片,身邊隻有鶴、鹿做伴。又因為他一生酷愛梅花,晚年的詩畫,多數寫的畫的也是梅花,大家就說他是以梅為妻,以鶴為子。
申屠奇 宋光甫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