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墓廟:位於杭州棲霞嶺南麓,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後時興時廢,1979年按南宋建築風格加以整修。廟堂莊嚴肅穆,祭奠南宋抗金名將嶽飛。墓道兩旁陳列的石虎、石羊、石馬、石翁仲為明代遺物。嶽飛於南宋紹興十一年十二月(1142年1月)被當朝宰相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縊死於風波亭。

“國”字少一點

杭州西湖嶽王廟精忠園的正壁上鐫刻著四個朱紅大字“盡忠報國”,仔細看去,那“國”字上麵少了一點,說起來,這裏麵還有一段慷慨悲壯的故事。

北宋末年,金兀術率兵入侵中原,占領了京城開封。金兵燒殺搶掠,京城十室九空,連徽、欽二帝也當了俘虜。中原百姓紛紛從軍,與金兵決一死戰。

在這國難當頭之際,嶽飛決心投軍殺敵。他把自己的誌向告訴了母親,問母親有何吩咐。嶽母忠厚慈祥,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回答道:“為娘願你此去英勇殺敵,做個忠臣良將。今日娘要在你背上刺幾個字,以表為娘教兒一片苦心。”嶽飛十分孝順,忙說:“娘親說得有理。”嶽母就在中堂擺下香案,焚香點燭,命嶽飛拜過天地祖宗,叫媳婦磨墨侍候。

嶽飛拜過天地祖宗,脫去上衣,露出背脊,跪在母親麵前,說道:“母親就與孩兒刺字吧!”嶽母提起筆來,先在嶽飛背上寫上四字,然後,將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隻見嶽飛背上肉一抖,忙停針問道:“我兒痛嗎?”嶽飛回答道:“娘親刺也不曾刺,怎麼問孩兒痛不痛?”嶽母禁不住流下淚水道:“我兒!你怕為娘手軟,所以說不痛!”說罷,咬緊牙關,一針緊接一針刺去。刺完以後,塗上墨醋,永不褪色。

嶽飛取過銅鏡一照,隻見光潔的背上閃爍著烏黑鋥亮的四個字:“盡忠報國”。仔細一看,“國”字卻少了一點,不禁問道:“娘親,你刺的‘盡忠報國’四字,孩兒至死不忘。但不知為何‘國’字少了一點?”嶽母聽了,拭淚回答道:“隻因金兵入侵,京城陷落,二帝被擄,如今是國家無主呀!我兒要永記靖康之恥,早日恢複中原,迎接二聖還朝!”嶽飛點頭回答:“母親教導,孩兒銘記在心。”

嶽飛投軍後,牢牢記住背上“盡忠報國”四字,帶領嶽家軍奮起抗擊金兵,一直打到朱仙鎮。正準備直搗黃龍府,誰知奸臣秦檜在昏君趙構麵前挑撥,說嶽飛如將二聖迎還中原,將置皇上於何地。他得到昏君的默許,連發十二道金牌,將嶽飛召回杭州,打入死牢,捏造了十大罪狀,責令大理寺正卿周三畏對嶽飛嚴刑逼供。嶽飛在大理寺脫下衣服,準備受刑時,露出背上“盡忠報國”四字。周三畏一見,大為敬佩,隻是對“國”字少一點不解,嶽飛就將母親刺字以及自己的一片報國忠心說與周三畏聽。周三畏歎道:“這一點少得好!”他不忍屈害忠良,但又懼怕秦檜權勢,隻得掛印出走。

奸賊秦檜又讓他的死黨萬俟充任大理寺正卿。萬俟發現嶽飛背上“盡忠報國”四個字,嚇得不得了,主張刮掉。陰險毒辣的秦檜,一見“國”字少一點,便嘿嘿冷笑兩聲,把頭一擺說:“嶽飛之罪足矣!”對昏君趙構說:“嶽飛身為主帥,目無皇上。他背上刺了‘盡忠報國’四個字,‘國’字卻少一點,就是說當今國家無主,一心想迎接二聖還朝!”乘機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縊死在風波亭上。

莫 高 搜集整理

精忠柏

在嶽王廟裏有座精致的小亭子,亭裏放著七八段奇特的木頭,烏黑鋥亮,硬得像石頭一樣,叫“精忠柏”。這精忠柏是怎麼來的呢?事情還得從宋朝說起。

北宋末年,金兀術率兵入侵中原,一路上燒殺搶掠,一直打到汴京城。老百姓痛哭連天,康王趙構卻從北邊逃到南邊,在杭州造起金鑾殿,丟下半壁江山不管啦。

有道是亂世出忠臣,那時候就出了個忠心耿耿的嶽飛。嶽飛牢牢記著母親刺在背上的“盡忠報國”四個字,帶領嶽家軍奮起抗擊金兵。金兀術派出了連環拐子馬,被嶽飛破了;金兀術使用了鐵浮圖,也被嶽飛破了。嶽家軍打到哪裏,哪裏的老百姓就紛紛舉旗響應。金兀術打一仗敗一仗,嶽家軍打一仗勝一仗,一直打到河南朱仙鎮。

可是,亂世也出奸臣哪!那時候又出了個陰險毒辣的秦檜,他同金兀術早有往來。金兀術看看打不過嶽飛,就暗地裏派奸細與秦檜勾結起來,講好條件害嶽飛。秦檜是當朝的宰相,除了皇帝,數他的權力最大。他一連發了十二道金牌,把嶽飛召回杭州,以“莫須有”的罪名將他害死在風波亭上。

這風波亭就在小車橋畔的大理寺裏麵。當時亭旁邊有棵大柏樹,枝繁葉茂,氣勢非凡。說來奇怪,自從嶽飛被害死之後,這棵大柏樹也慢慢地枯萎了,可那根樹幹兒卻像一座高塔似的,屹立在風波亭邊,穩如泰山。

大柏樹的樹幹經曆了宋、元、明三個朝代,樹身越變越硬,直到清朝依然挺立在那裏。

有一年,太平軍攻下杭州城,把營盤駐紮在嶽王廟前麵。當時正是夏秋之交,太平軍裏有許多士兵忽然生起病來。統兵的王爺見士兵們頭昏腦漲,渾身無力,吃藥無效,心裏很著急。老百姓都很擁護太平軍,大家都到營盤裏來問寒問暖。有個八十歲的老人,拄著拐杖來找王爺,他對王爺說:“過去聽說有人用風波亭的柏樹皮治好過這種病,王爺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