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家埠:位於西裏湖末端,楊公堤中段。是舊時上香古道的起點。當年香客赴天竺禮佛,先在湖濱雇條小船,一直搖到茅家埠,在茅家埠吃了素齋,再沿著上香古道前往天竺。沿途寺庵、商鋪林立,遊客絡繹不絕。新辟的茅家埠景點,楊柳低垂,蘆葦搖曳,遊人至此,於農家閑話品茗,別有意趣。
從洪春橋邊雙峰插雲碑亭向左彎,沿著龍井路,經過黃泥嶺,就是茅家埠。說來也怪,附近翁家山、丁家山都有姓翁、姓丁的人家,唯獨茅家埠這個村莊卻沒有一家姓茅的人家。這裏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
早先這裏叫“茆家埠”。那時節,靈隱、天竺廟裏香火很旺,各地香客都要到廟裏進香拜佛。他們從西湖坐船,穿過跨虹橋或望山橋,往西裏湖穿過臥龍橋,到茆家埠上岸,再步行至普福嶺,到天竺、靈隱燒香。因此,茆家埠是香客進香的必經之地。小小茆家埠有茶館酒樓、南北果品商店十多家,活像一個小商埠。
明朝時,北方遊牧民族軍隊入侵,總兵茅文龍奉旨出征,與北方遊牧民族軍隊交戰,得勝回朝。但是朝中奸臣弄權,奉本謊報昏君,說茅文龍有“謀反”之意。這樣一來,皇帝大怒,把茅文龍關押起來。後押到茆家埠,將他殺害了。有個姓李的幕僚見到,茅總兵在行刑後兩眼不閉,頭顱落地無血。百姓們愛惜忠良之臣,將他埋葬在茆家埠五老峰下,墓前立有石人石馬。為了紀念這位忠臣良將,百姓們將茆家埠改成了“茅家埠”。
楊 光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