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79年,秦軍像一片卷動的烏雲,推向天光燦爛的楚國天空。

此時齊國還在挨樂毅大軍打,不可能幹預秦國攻楚。但是齊國不能幹預,不等於別的國家也不能幹預。這時的三晉勢力還相當強大,尤其是趙國,是秦國側背的嚴重威脅。一旦趙國與楚人南北夾擊出征的秦軍,那秦人再喊“誰動了我的飲料”,也來不及了。於是,秦在大舉進攻楚人前,為解除後顧之憂,約趙國在澠池開會,商量媾和。這就像當初齊湣王發球(秦國)完了以後,準備南下去宋國喝飲料的時候,要先派蘇秦北上與趙講和,防止趙人牽製幹涉齊南下喝飲料的吞宋軍事行動,是一樣的。

於是,秦昭王、趙惠文王各從本國乘車,向函穀關外“豫西走廊”中段的澠池會場進發,這裏正好是秦都與趙都邯鄲連線的中點。

這是黃河在中原西部高地切割出來的一條狹長幽深的走廊,兩邊都是黃土和山陵,中間是崎嶇的低穀。秦人出函穀關直取中原一定要走這條走廊。古人步行或行軍的速度,一白天最多是四十公裏,基本上跟現在坐汽車一小時的速度差不多。所以,從邯鄲到澠池坐汽車十小時的話,古代走就是十個白天。兩千兩百多年前的趙惠文王,在這條路上辛苦跋涉著(現在已經有了高速公路)。趙惠文王走了漫長的十天,心想,這次會談約定的事一定要堅持履行得持久一些,否則都不夠這麼跑路的!

這位跑路的趙惠文王,今年二十六歲,是趙武靈王和吳娃的小兒子,原名公子何small,圍繞著他的即位就死了好些人,現在依舊讓人不省心,心理年齡還保持在即位時的十三。臨行時候,他畏懼不敢出行,怕楚懷王入秦的故事重演。在廉頗、藺相如的鼓勵下才決定走。廉頗臨別還特別“嚇唬”他呢:“大王,根據我的計算,來回路上加上會盟時間,三十天足夠了。如果三十天您還回不來,我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人的想念。”

啊?要這樣嗎?趙惠文王忐忑不安地來到澠池城與秦昭王謀麵。秦昭王也是從小孩子即位來的,現年四十來歲,席間喝酒,喝到很暢快的時候,他請趙惠文王鼓瑟。趙惠文王膽子小,心說盟會還有這樣的表演項目嗎,但他不便違逆--從“惠文”這倆字也看出他性格軟弱,畏首畏尾。經過翻江倒海的一場思想鬥爭,趙惠文王勉強同意,命人擺上瑟來。

趙國人也是喜歡音樂的,趙國人的兩大愛好就是:唱歌和打架。豪俠任武、放蕩冶遊,是邯鄲人的特點,也就是打架彈琴,總之不事生產,這在當時是最酷的。荊軻、高漸離就分別是唱歌、打架派的兩類代表。

趙惠文王調好了二十五根瑟弦,輕輕撥動,雙手巧如行雲,瑟聲珍珠滾動於玉盤,非常感人,有高樹悲風之氣,在座的無不同聲喝彩。趙惠文王聽到喝彩,更來勁了,把瑟彈得錚錚作響,大有北地慷慨悲音,越彈越激烈,熱辣指數五,尖叫指數八,跟搖滾吉他差不多。秦昭王撫掌大笑:“好好!來人啊,請禦史做個記錄,某月某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說完與身邊隨從相視而笑,趙王墮我計中啦,被寡人蓄為倡優啦!哈哈。

旁邊可惱了一人,這人走向前來,對秦昭王說:“我們趙王聽說秦王音樂膿包也很多,也請秦王給我們擊缶,以相娛樂。”

秦昭王吃了一驚,定睛一看,但見此人眉展如劍,兩目放光,一小綹墨髯在唇角飄灑,眉宇之間,英氣逼人。正是趙王隨行人員“藺相如”!

秦昭王很是氣惱,假裝沒聽見藺相如胡說。藺相如走近一步:“大王如不肯擊缶,五步之內,相如請以頸血濺大王矣!”謔!要行從前勇士曹沫拔劍劫持齊桓公的舊事了。

史書記載秦昭王聞言大怒,咬牙切齒,氣得臉上的肉突突亂顫,像五個老鼠在爭奪他的鼻子。他說了些什麼沒有記載,大約是:“Are you insane?Are you crazy?”(你瘋了嗎?)然後秦昭王目視自己的兩邊。兩邊的幾個武林高手領會了意思,立刻噌地拔出寒光閃閃的腰劍,伸家夥就要把藺相如亂刃分身。

藺相如毫不懼怕,對武林高手們張目叱之,厲聲大叫。怎麼個叱之、大叫法,史書上沒說,大約是“Get the hell out ofhere!(滾開)”吧。總之,我們知道燕趙之人慷慨悲歌、好氣任俠,藺相如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當年趙簡子、趙武靈王都是大脾氣的人。連趙國女子都有不同尋常的表現,趙襄子的姐姐“代王夫人”,因為老公死了,就磨笄自刺大呼而死,死得很激烈,跟其他地方女子委婉溫柔的死法都不同。總之這裏是受胡風浸染,人民性情卞急,剛猛激勵,一言不合,拔劍相向。

藺相如聳起脖子上的羽毛,厲聲高叱,歇斯底裏,聲震屋瓦:“Get--the hell out of here!”--這一嗓子,衝擊波飛沙走石,嚇得秦昭王身邊高手倒退披靡,心說這家夥的內力這麼了得啊。秦昭王氣餒了,I wish I had never met you。我真後悔這輩子遇到你!雖然很不樂意,他也隻好接過一個瓦盆(缶),勉強擊了幾下。但秦昭王忙於治國,本來不善於打擊樂,再加上心情鬱悶,就把缶敲得唉聲歎氣,聽上去像一個沒力氣的屠夫在錘一隻帶病的狗,人氣指數零。

秦昭王灰頭喪腦擊缶畢,藺相如招來趙國禦史,也在國家檔案中記上一筆:“某年某月某日,秦王為趙王擊缶。”秦昭王聞言,終於“滿意”了。本來想嬉笑趙人,卻自取其辱,被趙王駕下這麼個小角色給戲弄了。雙方算是誰也沒占誰便宜,但秦昭王丟的麵子更大。所謂缶,就是陶製的盆,但是王家用的缶絕對不會簡陋,上邊有黑色漆畫,畫著日月星辰鳥獸。也有銅的缶,上有金銀錯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