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還得回到呂不韋當權的時候,大約是在公元前244年,呂不韋為了孤立趙國,就派蔡澤去趙國以北的燕國聯絡感情,以便形成秦與燕的聯盟,構成對趙國的北、西夾擊。
蔡澤在燕國那裏做了三年的斡旋工作,終於說服燕王喜與秦國結盟,並送太子丹到鹹陽為人質,同時呂不韋想派一名大臣到燕國當相國,以便燕國與秦國協調政策共同對付趙國(就像從前秦魏合作的時候,派張儀入魏為相一樣)。
呂不韋想了想,派張唐去燕國為相比較恰當。不料張唐知道了,以為蔡澤蓄意害他,托病不出,罵道:“去燕國必須經過趙國領土,我曾經伐趙,趙人恨死我了,說生得我的,賞百裏之地,哪能讓我過境?剛成君(蔡澤)有本事,讓他去幹吧!”
呂不韋再三勸說,張唐像老鱉一樣,死活不出頭。
這時候,呂不韋的門客裏邊一個正處於青春前期的小孩,名叫甘羅--是從前秦國名將甘茂的孫子--已經十二歲。
甘羅對呂不韋說:“聽說張唐這個老鱉不肯出任燕國相國,讓您如此unhappy--悶悶煩憂。請您允許我去勸勸張唐吧,我非說服他去燕國不可!”
甘羅於是銜呂不韋之命去說服張唐,開門見山就壓迫張唐說:“你老的功績,比白起怎樣?”
張唐答道:“白起南挫強楚,北威燕趙,戰勝攻取,攻城墮邑,不計其數,臣之功不如也。”
甘羅又問:“上一屆相國範雎,在秦國用事,和呂不韋(如今的相國)相比,誰更專秦國之政?”
“當然呂不韋更厲害。”“注釋1”
甘羅於是嚴肅地說:“範雎想進攻趙國,白起認為難以取勝,不肯受命出征,因此被逐出鹹陽七裏,絞而殺之,死得很難看。如今你功績不如白起,而相國呂不韋權勢勝過範雎,相國請你去出任燕相,結好燕國,你卻裝老鱉,我不知道你死的地方將是在哪裏!是鹹陽七裏還是八裏?”
張唐霍然而起,精神緊張:“您快給我求一下情,安排我去吧。”
對於甘羅來說,張唐相燕,隻是談判桌上被他移動的一個籌碼,幹大事還得這小孩親自出馬。甘羅跟呂不韋借了五輛車子開路,昂然直赴趙國。
趙悼襄王(趙孝成王的兒子)一看來者是個垂髫少年,身材瘦小,滿臉稚氣,不免奇怪,不等開口,甘羅已經用三句猛話像三塊板磚那樣砸向了他:“大王,燕太子丹入秦國為人質,你知道嗎?”
趙悼襄王措手不及,說:“我知道!”
“秦國派張唐出任燕國相國,你知道?”
“知道。”
“事情很清楚,這兩件事互相呼應,燕太子丹入秦,秦張唐入燕,就意味著秦燕兩國結好,互不侵犯,協同步調。這對夾在中間的趙國來說,可就危險之至了。”
趙悼襄王急說:“Yes! Yes!這是秦人遠交近攻之策,寡人該如何破解呢?”
“嗬嗬,這個很簡單,隻要大王願意拿出五座城池贈與秦國,秦國願與燕絕交。趙國的國家安全,自此不受秦燕聯合之危害了。”(秦燕聯合,趙國受害,這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就好比德國希特勒和蘇聯斯大林之間笑眯眯地眉來眼去,夾在中間的波蘭就苦了,隨後就被蘇德瓜分而亡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