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秦軍腳步向楚國及更遠的南方腹地傳遞的,是一種進步的政治。而楚地靈異奇譎的文化特征,則與秦軍前進的方向相反,蕩漾向大陸的北方深處。
楚國雖然政治沒落,卻是一個文化大國。
中國的文化,向來是“北方為莊,南方為諧”。比如說,北方是儒家法家文化,坐懷不亂型的,正大剛猛,以天下為己任。而南方就不,老子、莊子都是楚人,提出道法自然的路子,輕鬆閑適乃至求奇求怪。
這從青銅器上就看得出來,北方的禮器威嚴穩定,南方靈逸奇譎,著重細節的誇飾和造型的精怪。我們說,楚地山川逶迤,風物靈秀,孕育出楚人活潑奔放的風格;大江沼澤雲蒸霞尉,變幻萬千,風雨晴晦朝夕不同,造就楚人奇譎的文化風格。他們的音樂、詩歌、繪畫、衣冠、漆器、青銅器,無不自建風騷,別具浪漫奇譎風格,冠絕一時。就連楚人的高冠和飄逸飛揚的衣袂,都比中原來得自由誇張。
楚國還擁有當時世界上最發達、最先進的演奏樂器。楚國的“曾侯乙編鍾”一共六十五件,此外還有編磬三十二件,琳琅滿目,可供一個龐大的樂隊使用。
楚國人跳舞,也可能是中國最好的。中原人跳舞,都是主旋律風格,大韶什麼的,再現武王伐紂革命曆程,歌舞中寓著教育,沒什麼意思。而楚人淫於祭祀,舞蹈給神看的,所以想到哪兒跳到哪兒,沒有儒家禮樂束縛,充滿宗教鬼幻神秘,婉轉似羽毛之從風,輕盈與塵霧相迷亂,自由飄逸,動蕩靈奇,精彩豔豔,浪漫不羈,是古代的黑人街舞。從前的楚靈王就是舞林高手,全國風靡跳祭祀舞蹈,而且餓的都是細腰。楚國的歌舞和“小蠻腰”,是中華一寶。
楚國是文化大國,不虛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