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蘇長公章台柳傳(1 / 2)

入話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大宋真宗朝有臨安府太守,姓蘇名軾,字子瞻,道號東坡居士,人皆稱眉山老叟。前任翰林學士,後升端明殿大學士。此人文章冠世,下筆珠璣。為因口舌鯁直,多有傷人,惡了當朝宰相王荊公,被他尋件風流罪過,把蘇學士貶去黃州安置。時人說蘇東坡風雪貶黃州。

後哲宗登基,複取回朝,除做臨安太守,在任詞清訟簡,每日僉書公座,並無事務發落,卻去西湖之上,造一所書院。門栽楊柳,圃種花木。但遇閑暇,去書院中,吟詩作賦,清閑灑落。至今西湖號為西東楊柳院,和靖老梅軒,古跡猶存。

時遇暮春天道,後園牡丹花開。那著園的園公,報與東坡知道,“牡丹花正開,請相公遊玩。 ”東被聞言。分付左右,“安排筵席,在四望亭上賞玩。不要請別人,汝可去請靈隱寺佛印長老來。此僧與我至交,我前任翰林院學士,他住持大相國寺,每日與我聯詩酌酒。不想我貶黃州,此僧退了大相國寺,又去住甘露寺,又與我相交。今除在此做太守,他又退了甘露寺,來此住持靈隱寺,又與我交。多感他德,今令人可速請佛印長老來共賞牡丹酌酒。”

左右安排筵席已了,遂請佛印長老來。隻見那書院中綠窗朱戶,小小亭軒,內排筵席。遂喚一妓者歌唱。此女生得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體態妖嬈,精神清爽,當筵隻應清唱。唱罷,佛印問東坡曰,“此妓者,何人也。”

東坡曰,“此妓是西湖上有座酒樓唱的,喚做章台柳。那女子能文章,好歌唱,每日隻是怨恨落在風塵裏。今日著他唱奉長老飲酒。”佛印大喜。東坡問章台柳道,“聞知汝能文章,怨落在風塵裏。汝果有此意乎。我今日出個題目與你做一篇,若做得好,納了花冠褙子,便與你從良嫁人去。敢是我就娶了你”

那女子聞言,乃上前深深地道個萬福道,“妾果有此意,若得相公如此,山海之恩不忘。”東坡曰,“你既有此心,便將你“柳”為題,要見從良娶你的意思,或詩或詞,從速做來。隻不要見“柳”字。”那女子將起筆作一詞來,乃是沁園春,

弱質嬌姿,黛眉星眼,畫工怎描。自章台分散,隋堤別後,近臨緣水,遠映紅姿蓼。半占官街,半侵私道,長被狂風取次搖。當今桃腮杏臉難比好妖嬈,春朝曉露才消。暗隱黃鸝深處嬌,千絲萬縷零零風拂水,隨風隨雨,晴雪飄飄,欲告東君移歸庭院,獨對高堂舞細腰。從今後,無人折損柔條。

作罷,呈上東城相公。東坡與佛印二人看了,言道,“不枉了這女子,如此聰明。”長老又道,“相公,這女手既有如此之才,向不作一首詩贈他。”東坡道,“我先作一首,煩長老亦作一首詩贈他。”東坡詩雲:

章台楊柳不禁風,慮恐風吹西複東。

且與移來庭院內,免教攀折路岐中。

長老詩雲:

帶煙和雨幾多標,惹恨牽愁萬種嬌。

欲識章台楊柳態,請君先看柳眉腰。

長老作詩罷,遞與東坡。東坡曰,“絕妙好詞。”叫左右交與那女子,女子深深謝了東坡,供筵唱畢,酒闌席散,女子納還花冠褙子回家。揭去簾兒,閉了門在家裏專候太守來娶他。不想東坡是醉中之言,那裏記得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