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些發生在身邊的猝死悲劇為什麼越來越多(1 / 2)

那些發生在身邊的猝死悲劇為什麼越來越多

世相

作者:趙瑋琳

2015年4月26日,享有“心靈雞湯”美譽的著名詩人汪國真病逝,年僅59歲。汪國真的經典詩句“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打動過無數70後和80後,他才華洋溢的詩情和低調、樸實、謙遜、純真的人格感染著不少年長和年少的人。人們為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而感到震驚,不由得感歎天妒英才。與此同時,他的英年早逝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汪國真的創作習慣曾令朋友們不安,他的習慣是每晚必寫,筆耕不輟。朋友稱,他是太累了,積勞成疾,終至不治。

在上個世紀,“過勞死”、“慢性疲勞綜合征”是日本人的“高頻詞”,如今,它們也如水漫沙灘般在中國越來越泛濫,《中國城市“白領精英”人群健康白皮書》指出,主流城市的白領亞健康比例高達76%,處於過勞狀態的接近六成。現實和數據不得不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據廣東深圳120急救中心的統計,2014年4月份,深圳市猝死患者17名。廣西南寧市隻是個二線城市,但僅2014年4月猝死患者就多達28人,死者年齡在30至50歲之間。今年4月12日到14日,三天,三名醫生猝死,年齡均在40至50歲之間,年富力強的生命戛然終止在他們熱愛的臨床工作上,怎麼不讓人扼腕歎息。4月也由此被稱為“黑色4月”。

這並不僅僅是些抽象的數字,那些令人震驚的事在我們大多數人身邊都發生過,好好的一個人,突然倒下,就此無聲無息地永遠離去。越來越多的人說這樣的話:“看誰誰平時紅光滿麵,壯實有勁,能吃能睡,從來沒有病,怎麼突然就走了。”很多人想不通其中的緣故,由此及彼推己及人,不由得擔心起自己會不會也在哪一刻突然辭世。尤其是在熟悉的人剛剛離世時 ,我們容易產生更多的聯想、更多的擔憂和不安,甚至產生不必要的恐慌。

【成因分析】

何謂過勞死?過勞死不是一個醫學診斷,但它的發生與病理、生理、精神心理有密切關係,它指的是因勞累過度導致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或猝死,常發生在職業人群中。

過勞是一個長期積累而對身體造成損傷的慢性過程,並不會直接致人死亡,目前認為引起過勞死的病因多見心髒病、腦中風,勞累隻是疾病的促發因素。過勞死者通常患有基礎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等,這些病對身體危害很大,堪稱人類健康的無聲殺手,當這類病人處於心理壓力巨大、身心俱疲的亞健康狀態下時,就有可能引發體內潛藏的疾病急速惡化,最終救治無效而死亡。而每年的三四月份,正值季節更迭、萬物複蘇之際,身體機能易紊亂,身體易勞累,情緒易波動,這些因素都對疾病發作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在發病機理方麵:過度緊張勞累使人處於應激狀態,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導致下列後果:其一,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肌能量儲備耗竭,隨後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引發急性冠狀動脈缺血缺氧,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其二,腦血管痙攣致腦缺血、腦血管破裂,引發腦梗塞、腦出血。現如今,急性心肌梗死、中風已非老年人“專利”,發病者年紀越來越輕,40歲至50歲的患者很多,有的患者甚至還隻是20多歲的職場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