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丁字胡同東口的大紅門,到南口的大雜院,總共一百五十步距離,走路不過兩分鍾,跑步隻需三十秒。就在葉綠漪身穿浴衣摔倒在胡同裏的時候,在她萬分激動地遙望父母磕響頭的時候,黃秋萍已經淚流滿臉地跑進了大雜院,上氣不接下氣地哭訴了姐妹相認的動人場麵,並且狂妄地懇請父母“降階相迎”--到胡同裏去迎一迎親生骨肉吧!
“別講理兒啦!爸爸,媽--!我求求您老兩位,就屈駕走動幾步,瞧瞧二妞兒去吧!她興許是犯了心疼病,摔在地上還磕響頭哩,都磕出血印子來啦!”
八十歲的白胡子老頭兒黃允中,七十五歲的白毛老太太葉紫雲,果然放棄了長幼尊卑之分,淌著熱淚,呼喚著“我苦命的兒呀!”渾身哆嗦著迎出了大雜院,趕到了胡同裏。鄰裏鄰居的,扶老攜幼,奔走相告,也都湧到胡同裏瞧熱鬧。但是,那位磕響頭的孝女已經躺在沙發床上睡午覺了……。黃秋萍鬥膽進言,請二老雙親索性走進大紅門裏邊去,“一準是二妞兒摔傷了!”
“不,天下沒有這個理兒。回克!”老公主葉紫雲講了一句滿語,把“回去”說成“回克”,那含義是很深的。
黃允中點點頭,也說了聲:“回克吧!”當著這麼多鄰居的麵,規矩還是要講究的,旗人畢竟是旗人啊,而且是金枝玉葉的正黃旗!
一九五九年,愛新覺羅溥儀被特赦之後,回到了北京。一次,他走進了某條小胡同,居然有幾個滿清王朝的遺老遺少“撲通通”地迎麵跪下,以頭撞地,還小聲呼喚著“皇上!”此事被派出所的民警知道以後,報告了所長。幸好這位所長深知旗人的劣根性,沒把它當成政治案件,隻是淡淡地一笑了事,對民警說:“算啦,有這麼幾個頑固的旗人,照樣兒建設社會主義!”
今天發生在丁字胡同裏的事,不是封建王朝的殘渣餘孽給廢帝磕頭;而是女兒給父母磕頭,或者是二位老人要求女兒、女婿帶著外孫女,到大雜院裏來拜見外公和外婆,這就更是可以理解的了。鄰居中的老年人,特別是幾個旗人,都同情二位老者“回克”。於是,正黃旗的黃允中,便攙著和碩格格葉紫雲,理所當然的“回克”了。
回到了自己的大雜院,老兩口的心情再也無法平靜了。昨天晚上,黃秋萍匆匆跑來,說出了葉處長葉綠漪的名字,二位老人還處於半信半疑、又驚又喜的狀態;可是現在,大紅門裏的葉處長就是二妞兒,已經鐵板釘釘、不容懷疑了,二位老人的心裏,反倒打翻了許多調料罐罐,甜酸苦辣鹹,攪作一起,說不清是何種滋味羅!尤其是作母親的葉紫雲,呆呆地靠在床上,半句話也說不出來……
整整七十年前,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黨,發動武昌起義,推翻滿清王朝,取得辛亥革命偉大勝利的時候,葉紫雲剛剛五歲。這次革命並不徹底。孫中山被迫向北洋軍閥袁世凱,以及那根深蒂固的封建勢力,作了許多妥協和讓步,後來不得不把臨時大總統的職位也讓了出去,共和製仍然難保,以致十二年後,還得再次進行北伐戰爭。在這種形勢下,中國末代皇帝宣統頒布的退位諭旨中,便寫下了比較詳盡的“優待皇室”各項條件,諸如:“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不作廢。”“歲用四百萬兩”,“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以及關於清皇族待遇之條件:“清王公世爵,概如其舊。”“清皇族私產,一體保護”等等。在這種情況下,葉紫雲這位金枝玉葉的“和碩格格”,得以繼續生活在自家的王府之中,一直長到十六歲,才被馮玉祥的大兵轟出了王爺府。
從紫禁城裏、各處王爺府裏、各等封爵的府邸裏被轟出來的龍子龍孫、鳳雛鳳蛋,連同他們的長輩,還有相當數量的(早幾年就失去了“鐵杆莊稼”俸餉錢糧的)旗官和眷屬,此時一齊流落街頭了。這些滿清王朝的遺老遺少,大都是一些奇怪的人。他們一不會種田做工,二不會買賣經商,三不會教書寫字,四不會蓋房造屋,五不會為非作歹,六不會穿衣吃飯……!這是真的,就算你施舍一些柴米油鹽給他,他也不會煮成飯吃!這些封建製度的活冤孽,連偷東西都不會,一旦離開了伺候他們的奴仆傭人,就象被打蟲藥驅出人體之外的蛔蟲一樣,折騰不了幾下子就無聲無息的死去了。有人覺得很難形容這些奇怪的人,說他們可恨、可憐、可惡、可悲,全都不甚精當;倒不如說他們實在可怕--不缺胳膊不缺腿的人類,究竟是怎麼變成了毫無生活能力的寄生蟲呢?!
假如把這一批龍子龍孫、鳳雛鳳蛋,統稱為八旗子弟,那麼,他們的祖先,在公元一六四四年打進山海關來的時候,是何等慓悍善戰、所向披靡啊!在一六八一年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在一六八三年攻入台灣的時候;在一六八五年攻打雅克薩、接受沙俄侵略軍投降的時候;在一七二八年進軍拉薩、一七五五年進軍伊犁,平定多次叛亂的時候,又是何等足智多謀、耀武揚威啊!他們對於統一中華、抵禦外侮,確實建樹過赫赫戰功!但是,相傳數代,曾幾何時,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這些八旗軍人的後裔變成了可怕的蛔蟲呢?!
當然,並非所有的八旗子弟全都凍餓而死了。黃允中由於會開汽車,就活了下來;張鐵腿由於肯拉排子車,也活了下來;而和碩格格葉紫雲,卻屈辱地當了一名三等妓女,最後在護城河裏被撈了上來……
葉紫雲嫁給黃掌櫃的以後,就不得不從洗衣、做飯、劈柴、買菜這些最起碼的生活技能上重新學起。於是,她也逐漸恢複了人的常態,活過來了。但她沒有忘記自己生活過十六年的那座王爺府。每隔三五年,她就要到這座王爺府的大門外邊去看一遭兒。這座王爺府,就是如今丁字胡同東口座北朝南的這個大紅門!因此,在解放後,黃掌櫃的變成了國營汽車修配廠的黃師傅之後,不用再獨力經營東四牌樓附近那個修理電瓶的小鋪麵了,葉紫雲便極力攛掇著丈夫,把家搬到了丁字胡同南口的大雜院裏,一直住到了今天。把家搬過來幹什麼?葉紫雲自己也說不明白,是留戀還是仇恨?是嫉妒還是關心?大概都不是,又都有一點。反正有一條是明確的,從大雜院到大紅門,總共一百五十步,拐彎兒就到,啥時候想看就啥時候去看一遍,近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