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夕陽下的墓碑(1 / 2)

呂教授夫婦自從結識薑傳賢將軍夫婦以來,兩家隔三差五時常走動。對於薑將軍夫婦和薑鍾書,呂教授無話不談。不過,每當從薑公館歸來,呂教授總是心存疑慮,怎麼一直不見薑鍾書的父母呢?

有一次呂竹來薑府的時候,薑鍾書曾經拿出父母的照片給呂竹看。照片背麵寫著他們的名字:“薑伯倫先生,馬翠姑小姐。”薑鍾書說,父母都不在台北。薑鍾書想說父母的詳細情況,但是欲言又止,麵有難色,僅此而已,沒有細談。

後來,倒是有一回,呂竹得以知道薑鍾書母親的詳細情況……

那是薑、呂兩家定親之後的翌年,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呂竹從鮮花店裏買鮮花給母親,薑鍾書卻問呂竹,願不願意陪他去淡水。

淡水在台北遠郊。好在是星期天,可以坐公共汽車,早上去,傍晚歸來。可是,薑鍾書為什麼要帶呂竹去那裏呢?

薑鍾書說,到淡水看望母親。

這是薑鍾書第一次對呂竹說起他的母親。

呂竹感到奇怪,薑鍾書的母親為什麼不住在青田街薑府,卻住到遠郊淡水?難道薑鍾書的母親已經另嫁,所以薑鍾書平日對她難以啟齒?

薑鍾書臉色變得凝重,對呂竹說,他的母親安葬在淡水北新莊的北海公園墓地。

薑鍾書說,每年的母親節,是他最痛苦的日子,因為母親在生他的時候難產,不幸身亡。所以他從來沒有親聞親見母親,不知她的音容笑貌——隻在泛黃的照片見到過母親的身影。

呂竹很同情薑鍾書的不幸,便與他一起前往淡水。

一路上,薑鍾書告訴呂竹,他出生在台北馬偕醫院。馬偕醫院是為了紀念前來台灣傳教的蘇格蘭裔的加拿大人馬偕而設立的,是當時台北最好的西醫院。母親竟然死在這家醫院,完全出乎爺爺的意料之外。據說,當時馬偕醫院的主治醫生是爺爺的友人,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

薑鍾書說,他的母親馬翠姑,乃高雄富商之女。爺爺兩度在高雄任職,一次是在台灣南部防守區司令部任參謀長,一次是在陸軍軍官學校任校長,在那裏很“拉風”。高雄富商馬家原籍上海,成為爺爺的座上客,以至成為親家。

薑鍾書說,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依照爺爺的意見,安葬在淡水。

淡水,一條老街貫穿整個小鎮,那些老屋使小鎮充滿曆史感。這裏是台灣北部最早開發的港口。淡水納山麵海,那海湛藍無瑕,藍得令人窒息。在淡水海濱的山頂上,有一座醒目的紅磚砌成的方形大樓,人稱“紅毛城”。那是西班牙人入侵台灣時,在1629年建成的城堡。城堡裏的大炮,炮口對著海灘。1642年,荷蘭人打敗了西班牙人,成為“紅毛城”的新主人。1661年,鄭成功打敗了荷蘭人,從此明朝派軍隊駐守此城。淡水老街中心的福佑宮跟山上的“紅毛城”,成為淡水的地標性建築,也成為淡水曆史的象征。

他倆在福佑宮前小吃攤吃了碗海鮮麵,在花店買了一束鮮花,便朝北新莊的北海公園墓地進發。

薑鍾書對那裏熟門熟路,走進墓地時顯得平平常常,而呂竹隨薑鍾書一踏進墓地,心一下子收緊了,如同進入另一個世界,人仿佛一下子怵了,血液仿佛一下子凝固了。這裏靜悄悄,隻有海風、山風輕輕吹拂,沒有一點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