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之殤 震撼薑府(1 / 2)

這一回,薑傳賢又一次接到《陣亡通知書》,給次子薑仲理的照片披上黑紗。

噩耗傳來,台北青田街薑府悲慟欲絕,哭成一片。

哭得最傷心的是馬翠姑,可以用“撕心裂肺”四個字來形容。

在“新婚別”之後,緊接著便是夫君永別人世。“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夢已逝,心已碎。馬翠姑凋零的心,如散落的花,似枯敗的葉。哭得死去活來的她,不知道命運竟然如此折騰才滿十八歲的她。她幾乎失去了生的勇氣。

另一個遭到致命一擊的女人,是孫麗媚。

薑仲理是她唯一的嫡子,她下半輩子的依靠。薑仲理的死,如同她所坐的太師椅失去了椅背,變成孤零零的凳子。她原指望薑仲理當兩年“太平兵”,早早回到身邊。她萬萬沒有想到,薑仲理會被派往最前線,殞命於最前線。

馬翠姑的雙眼哭得紅腫如桃子,孫麗媚的雙眼哭得黑眼圈如熊貓。

對於弟弟的英年早逝,薑伯倫也陷入極度悲痛之中。他親身經曆過金門的古寧頭的槍林彈雨,深知戰爭的殘酷與無情。可惜弟弟隻在這個世界上度過了短暫的20個春秋,像剛剛綻放的花被狂風暴雨摧殘而落紅遍地。

作為一家之主,薑傳賢不得不從澎湖匆忙趕回台北家中。

痛失愛子,薑傳賢仿佛受了重重的一擊,踉踉蹌蹌,幾乎不能自持。直至薑仲理殉職沙場,金門防衛司令胡璉方知是他的黃埔軍校同學薑傳賢中將之子,趕緊給薑傳賢打電話自責,說自己沒有保護好薑公子。可是就連胡璉本人也在“八二三”炮戰中受傷,甚至差一點葬身太武山。薑傳賢又有什麼話可說的呢?何況胡璉當時並不知道薑仲理乃薑傳賢之子。

回家之後,薑傳賢麵對一片痛哭之聲,似萬箭穿心。

薑傳賢久久佇立於披著黑紗的兒子薑仲理的相片前,歎息這個誕生於重慶大轟炸烽火之中的孩子,最終未能逃脫金門的炮火。戰爭的厄運,使多少生靈塗炭。

最使薑傳賢感到震撼的是,孫麗媚悄聲告訴他,兒媳馬翠姑懷孕了!

孫麗媚說,大約就是薑仲理在台北附近接受軍訓三個月之後,回家休息的那幾天,馬翠姑懷上孩子的。

這消息使薑傳賢陷入極度的為難之中。

讓兒媳馬翠姑把孩子生下吧,這孩子一生下就是沒有父親的遺腹子,這陰霾將伴隨孩子一輩子。何況馬翠姑才18歲,他作為公公,一定要像嫁女兒一樣讓馬翠姑再嫁,讓她有一個溫暖的家。可是有了這個“拖油瓶”,誰會要她呢?

如果讓兒媳馬翠姑把這孩子打掉吧,薑家將無後繼之人。長子薑伯倫至今未婚。如果薑伯倫無出,薑家就絕後了。正因為這樣,薑傳賢又非常希望兒媳馬翠姑把這個孩子生下來。何況這孩子如果是男孩,將成為薑家香火的延續之人。

薑傳賢不斷地用右手拍著前額,在書房來來回回踱步。紅木落地座鍾在嘀嗒嘀嗒響著。

左不是,右不是,薑傳賢在兩難之中,忽然想出一個兩全之計:讓馬翠姑嫁給薑伯倫。中國向來有兄死弟繼嫂之規,如今是弟死兄繼弟媳,也是符合常規。再說,這樣馬翠姑有了精神寄托,就會順利生下孩子。另外,隻要對外說這是薑伯倫的孩子,那麼孩子將來生活在父母雙全的環境裏,就會身心健康成長。

薑傳賢把這主意跟孫麗媚商量,孫麗媚當即雙手讚成。

薑傳賢說,要實現這主意,還要過兩關:一是馬翠姑是否願意,二是薑伯倫是否同意。

薑傳賢以為,難度高的在於薑伯倫這一頭。他決定親自找長子薑伯倫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