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1 / 3)

過了除夕,便到十五。往年過節這天的元宵都是潘氏親手做的,今年亦不例外,她早早地就在廚房裏忙起來。

文氏姊妹兄弟四人圍著灶台,就等著吃上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的元宵。

一口灶上熬著桂花酒釀,酒香熏人,混著陳年桂花蜜的甘甜,芬香撲鼻,如若不經意,怕是會惹人醉。

另一邊則是備的各色餡料,核桃碎得嫩白,紅豆蒸得糯口,芝麻磨得油黑,肉餡更是分量十足,四子越看越愛,終於忍不住偷偷的嚐了,再小心翼翼地將餡料回複最初模樣。

待元宵們或下鍋煮或上屜蒸,香氣更是四溢,四人眼巴巴的苦等半日,好容易分吃了一碗,這才心滿意足的抹了抹嘴。

看著屜籠裏各色元宵,文墨在心裏打定個主意,於是跟母親提道想送幾個去給李夫子。潘氏原本就存著這樣的心思,未曾料到女兒倒是和自己想到了一處,心下甚感寬慰。

這對話落在芷硯耳中,兩人圍著潘氏,說什麼都要自己親自去,潘氏耐不得孩子們鬧騰,隻讓他們去書房找遠如。

文遠如亦不同意兩丫頭出門,熟料文墨搬出今兒個是上元節,人人都能上街,無論男女老幼,連當今的皇帝按祖製都得出宮與民同樂,更何況家裏頭還有人跟著,豈會出事?

這番話說得遠如啞口無言,隻得答應下來,又讓人備下馬車,命兩個小廝丫鬟跟著,這才允幾人出門。

潘氏讓人預備下兩個食盒,各色元宵皆裝了些,一個給了文墨,說是給李牧秋李夫子,一個則遞予文筆,交代要送的是龐闕龐將軍。

四子看著食盒,都有些不解,龐將軍府裏會缺這幾個不起眼的元宵?

街上熙熙攘攘,笑聲此起彼伏,熱鬧不凡。文筆牽著小硯兒下了車,文墨姊妹倆坐在車裏頭,看著窗外,心動不已,最後兩個人也一齊下來,四人說笑著,往先生家裏去。

雖是下午,還未及夜,可大多宅子門口卻都是點起了燈,街頭也已掛滿各類花燈,亮起了點點星火,走在其中,抬頭仰望,像個仙境一般。

到了牧秋家裏,隻見門敞著,入眼處有一株梅花,幽香沁人,院落裏是掃的幹幹淨淨,簸箕笤帚水桶之類的家什東西,整整齊齊列在牆角,靠廚房一側,還有一小片田地,隻不過天氣冷,泥地雖翻過了,卻未沒種什麼東西。

聽著動靜,牧秋從屋出來時,就見文氏四兄妹圍著那株梅樹指指點點。

文芷見了先生,小跑過去,拉住他棉白的袍子,問道:“先生,梅花好香,能給芷兒摘一朵麼?”

牧秋點頭,給她摘了一朵,文芷握住手裏靠在鼻尖,直說好香,於是獻寶似地給每個人聞。

文墨靠過去清嗅,真香啊,她轉頭看向夫子,眼睛透亮。牧秋頓了頓,伸手又摘下一朵,骨節分明,素手白淨,襯得手心裏那朵黃花越發嬌嫩。

文墨看了一眼輕輕接過,低頭別在發間,完了手指輕輕觸碰,花瓣小小軟軟,連指尖都留下清幽的梅香,她歡喜輕笑,眉眼彎成道新月。

牧秋接過食盒,又將四人並小廝丫鬟迎至堂屋。

屋裏生了個暖爐,幾人在外頭都凍紅了臉,現在方覺得有些緩過來,趁牧秋去外間廚房之時,四下轉轉。

房間裏頭和外麵一樣,收拾的幹淨利落,書房桌上擺著文房四寶,鋪開的紙上還寫了半句詩——一株梅花萬千朵,墨跡半幹,和平日裏夫子端正秀美的楷書不一樣,這幾個字顯得頗為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