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如果你走在大街上,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樓盤,一定會進入你的視野。它們競相展示自己的風采,或雄偉,或壯觀,或莊重,或豪華,或清幽,或淡雅……總之,設計者和開發商們都以自己的理解去構建他們的得意之作,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而那些頗具特色、獨領風騷的建築往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在小說創作領域,不也和這有相似之處嗎?每個作者都按照自己的想法,經營著自己的作品。那些有才華和能力的作者,當然也使自己的作品打上屬於自己的印記,形成屬於自己的風格。軍旅小說作者獨狼,也在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作品,創作“中國特種兵”係列小說。繼《迷失的子彈》、《狼——特種兵之鐵血征途》、《兵魂——特種兵孤身臥底走刀鋒》、《龍刀——終極特種兵之、利刃出鞘》之後,又推出《獨狼特遣隊》。獨狼的作品以其昂揚向上的主題、懸念迭起的情節、出人意料的構思,吸引著讀者的眼球。《獨狼特遣隊》在出版之前,能在網絡與讀者見麵,也使我們有了先睹之快。
興趣源於快樂,既然咱有了先睹之快意,也就有興趣對《獨狼特遣隊》發表一己之言,表達一己之快,以圖快樂共享吧。
鐵血征途,心係祖國為和平作者係軍人出身,有著濃濃的軍人情結,對昔日的戰友和現役的軍人有著深厚的感情,這從作者的係列作品中看得出來。正因為自己特殊的經曆,他對軍人、對軍旅有了更多的了解,對中國軍人的情懷、中國軍人的理想、中國軍人的作風有更深的認知,因此能夠從更高的層次上去塑造當代中國軍人。
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這是中國軍人的崇高理念。
無論是《狼——特種兵之鐵血征途》中的段虎身上,還是《兵魂——特種兵孤身臥底走刀鋒》中的成剛身上;無論是《獨狼特遣隊》中的隊長獨狼身上,還是狙擊手軍刀、多麵手火槍身上,都體現著這種理念。這種理念體現在他們身上,絕不是作者的刻意拔高,而是中國軍人理念的真實寫照,更是中國軍人文化的曆史積澱。
從浴血奮戰、英勇抗日的新四軍、八路軍,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誌願軍;從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鬥英雄,到守護安寧的武警官兵,從走出國門的維和戰士,到軍中之王的特種兵,這種理念和文化一脈相承。他們肩負著民族的希望,肩負著人民的重托,用生命和鮮血捍衛中國軍人的榮譽,捍衛祖國的榮譽。正是有了這種理念,“獨狼特遣隊”才置生死於度外,踏上了鐵血征途。
當然,“獨狼特遣隊”不是師出無名,而是受聯合國的派遣,秘密潛入R國執行反恐任務的,因為盤踞B島的皋本恐怖組織正在準備發動一場毀滅世界的恐怖戰爭。在各國的反恐行動相繼失敗後,“獨狼特遣隊”臨危受命。這既是為祖國的榮譽而戰,更是為世界和平而戰。
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能夠從反恐合作、維護世界和平的角度人手,使作品有了積極的意義。中國的發展和崛起,並不對世界構成威脅;相反,中國更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獨狼特遣隊》裏充滿了戰火硝煙,但流露的是對和平的祈盼。
不是嗎?聽聽獨狼發自肺腑的感慨吧:“我從死人堆裏爬出來,戰爭一次又一次地在我身上燙下烙印。我仿佛一個幽靈,行走在混亂癲狂的戰場,槍炮的爆炸轟鳴、士兵的嘶啞吼叫,都無法蓋過小鳥清脆的嗚叫、林間斑駁的光影。恐怖和殺戮非但不會讓人們暫時遺忘那些永恒的主題,反而會更加深我們的疑惑。麵對這美麗的雨林,我們無心欣賞,而是選擇緊握手中的武器,把槍口對準一個又一個鮮活的靈魂,瞄準、擊發、臥倒,然後在一片靜默中祈求自己是那個活著回家的人。戰爭把每個人推向崩潰的邊緣,每一刻我們都繃緊自己的神經。我常常從噩夢中驚醒,眼前血流成河,硝煙中無辜的生命泣不成聲。”
“戰爭是什麼?是邪惡之間的拚搏,是為了滿足少數人的私欲。對戰爭,我向來表示痛恨;對政治,我向來表示反感。每個人的生命在曆史長河中也許是微不足道的,算不了什麼。但對每一個個體來說,生命是他存在的全部意義,又有誰有權利去剝奪它。”當老酋長表示了對戰爭的憎惡,對和平的向往後,獨狼表示:“在這個世界,正義應該屬於所有的生靈。存在即是道理。
酋長,為了生存,我和我的戰友們會竭盡全力,讓這片土地回歸寧靜,這是我們所能做到的,也是我們必須做到的!”
狼行天下,中國特種兵在行動。他們不僅是戰士,更是和平的使者。
戰歌新曲,猶如驟雨打新荷小說有了好的主題還遠遠不夠,要想獲得成功還要看作者如何去演繹,題材的選取、節奏的把握都是不可忽略的。小說《獨狼特遣隊》猶如戰歌飛揚,富有激情、富有夢想,以其明快的節奏、現代的氣息給人以清新的感覺。
首先,小說的描寫對象是特種兵,他們身上的神秘光環給了作者和讀者足夠的想象空間,其在現代戰爭和未來戰爭中的作用,也足以引起讀者的興趣,足以實現作者的英雄夢想。
其次,小說沒有追求恢宏的大場麵,隻是以一次反恐行動為主線,從組建獨狼特遣隊,潛入R國,到人駐芝麻小鎮,展開行動,最後踏上B島,摧毀基地,環環相扣,一氣嗬成,毫無拖泥帶水的滯重感,明快的節奏滿足了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