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企業內部控製製度(1 / 3)

淺談企業內部控製製度

經貿論壇

作者:石玲

摘要:從企業的內部控製的內涵及作用出發,通過對目前我國企業內部控製製度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了完善企業內部控製製度的對策,促使企業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推動企業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提高經濟核算的正確性與可靠性,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好,從而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製;內部控製製度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2

企業的內部控製製度是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必然產物,加強內部控製製度建設是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內在要求。有效的內部控製不僅能使企業的資源合理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更能防範和發現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欺詐行為。但是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對建立內部會計控製製度不夠重視,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會計秩序混亂,違法違紀現象時常發生,以致管理失控,資產流失、經營失敗。在現代化企業中,內部控製作為企業經營活動的自我調節和自我製約的內在機製,處於企業中樞神經係統的重要位置。可以說,內部控製的健全與否,是單位經營成敗的關鍵。

一、企業內部會計控製的定義及目標

企業內部控製是指為了保證企業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製定和實施的政策與程序;是企業財務控製主體對企業財務活動的監督、調控;是企業內部控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內部控製的目標包括: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及對其的有效使用;保證會計信息及其他各種管理信息的可靠和及時提供;保證企業製定的各項管理方針、製度和措施的貫徹執行;盡量壓縮、控製成本、費用,減少不必要的成本、費用,以求企業達到更大的盈利目標;預防和控製且盡早盡快查明各種錯誤和弊端,及時、準確地製定和采取糾正措施;保證企業各項生產和經營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

二、現代企業內部控製中存在的問題

1.組織結構不合理

公司治理結構的不完善目前,我國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妨礙了內部控製的有效運行。內部控製框架與公司治理機製的關係是內部管理監控係統與製度環境的關係。我國許多上市公司雖然設立了董事會、監事會,但在實際工作中,監事會、董事會的監控作用嚴重弱化,企業未能從根本上建立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的公司治理機製。由於公司治理機製不完善,往往缺乏有效的控製措施,產生了大量無謂的內耗,無形中提高了公司的經營成本。此外,公司總經理往往兼任董事或董事長,總經理的權力不能受到有效的監督。內部人或控股股東集控製權、執行權和監督權於一身,自覺不自覺地淩駕於內部控製之上。

2.企業內部控製製度不健全

有些企業決策權過度集中在少數高層決策人手中,尤其是一人手中。特別是這個決策人兼具所有權和經營權,而其他人很難幹預其決策;有些企業雖然建立了內部控製製度,但內部控製製度殘缺不全或有關內容不夠合理;還有更多的企業是有章不循,將已製定的企業內部控製製度變成“印在紙上、掛在牆上”的紙麵介質,以應付監督部門的檢查,遇到具體問題較多地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控製製度流於形式,失去了製度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這樣就無法確保管理部門製定的方針政策得到實施,無法保證各種管理信息的準確可靠和財產的安全完整。製度建設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同樣,沒有製度也就無法按章行事,管理就會失去標準。因此,建立健全內部控製製度是企業內部監督的重要環節,應引起高度重視。

3.企業內部審計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內部控製評價規範與監督機製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