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範(1 / 2)

淺談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範

金融天地

作者:馬宇佳 龐文碩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發展迅速,隨著銀行經濟效益的提高,商業銀行的金融風險也是客觀存在的,這些風險不能消滅,但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防範,減少和降低風險發生。我們必須認清目前國際金融的發展形勢與我國銀行金融領域存在的客觀問題,必須深刻地意識到風險防範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針對商業銀行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我國商業銀行需要借鑒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按照國際銀監會指定的標準,提高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範的能力,增加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一方麵需要積極防範化解商業銀行潛在的風險,另一方麵需要不斷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需求。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防範

中圖分類號:F8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2

改革開放以後,我商業銀行迅速崛起,在商業銀行建立之初,銀行風險就伴隨著出現了,並且這種金融風險會貫穿於商業銀行發展的始終。商業銀行風險主要有信貸風險、財務管理風險、內部管理風險、市場投資風險和利率風險,眾多風險中,當屬信貸風險的比重最大。金融風險是國家金融業客觀存在的現象,它是產業性、專業性、行業性的局部問題,一個國家的金融行業出現風險不僅會給本國帶來影響,還會影響到全球經濟發展。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發展直接關係到我國金融業的穩定,銀行金融風險的嚴重性不言而喻,它對今後我國經濟發展和銀行的生存都帶著潛在的威脅,所以,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進行研究是商業銀行的當務之急。

一、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現狀

1.信貸投放過快存在風險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企業投資不斷增加,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貸投放積極性大增,但是資本與銀行的經濟賬戶存在一定的雙順差,大量資金能夠通過多種渠道流入中國。商業銀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加大基礎貨幣的市場投放麵對外幣流入的衝擊。但是這種情況不能完全依靠基礎貨幣投放解決問題,商業銀行長期缺乏債券市場,潛在的金融風險集中在銀行金融係統當中。目前,銀行的經濟結構並不合理,企業的信用狀況不一,加上諸多企業的會計核算體係不完善,商業銀行的內部風險控製不到位,風險防範措施不足,都將增加銀行的風險隱患。

2.信用缺失

早在二十一世紀初,我國就頒布了新的銀行披露準則,雖然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提高,但是我國商業銀行固有的性質致使信息取得的成本較高,信用製度很難健全。正因為如此,銀行在金融市場上交易雙方信息經常出現不對稱的現象,然而這種信用的缺失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改善。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積極發展個人信貸業務,信用卡發放的製度越來越鬆,很多人手持信用卡,但是並不符合信用卡發放要求。有這樣的情況,一個人並沒有足夠的收入來支付信用卡,但是這些人會手持信用卡,一次性消費之後一走了之,銀行很多時候無法追回這些欠款。雖然每張信用卡的透支額度不同,大小不一,但是積少成多,就會給銀行造成很大虧空。

3.金融行業與政府之間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後,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迅速崛起,前不久,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進行了大規模整改,但是銀行仍然受到地方政府和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這就像我國受封建殘餘製度影響一樣,很難再短時間內進行實質性的改革,正是由於商業銀行同政府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練習,扭曲了中央政府對全國經濟的宏觀掌控,使得地方商業銀行存在多種陋習一時難以解決。

4.商業銀行的壞賬水平始終居高不下

近幾年我國雖然對銀行金融機構進行大規模整改,狠抓壞賬處理,銀行的不良貸款比重逐漸下降,但是這樣的狀況並不是銀行會計核算方麵工作的加強,而是銀行通過大規模的信貸投放來降低不良貸款,所以說從本質上講,銀行的壞賬依然存在,金融風險並沒有降低。

5.房車貸款加大商業銀行的風險

近幾年,我國大中城市放假飛速增長,居高不下,尤其是北上廣等人口密度較大的城市,很多人難以一次性付清房車貸款,銀行按揭貸款由此而生,個人的住房信貸風險雖然在一定時間內降低,但是個人信貸保障體係不完善,這一潛在風險會隨時爆發,而且辦理購房按揭貸款的人數越來越多,商業銀行的風險也越來越高。

二、我國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範

1.建立健全的適應商業銀行運作的內部控製機製

為此,一方麵,我們要盡快的建立與現代商業銀行相適應的金融產權機構,放權給國有商業銀行,使其獲得獨立的法人地位和經營自主權。銀行業和市場其他主體一樣,存在很大的競爭。因此,國家沒有必要保持著對商業銀行 100% 的控股權,隻要保持在國有控股的基礎之上,逐步降低國有股權在商業銀行股權中的比重即可,從而促進商業銀行的股權結構多元化。放寬對社會資本參與商業銀行的限製。另一方麵我們要完善權限管理製度。各級分支機構和分行長的權限需要通過董事會的明確授權。並且根據各分行的業務範圍特點,建立分層管理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