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近期央行定向降準的幾點思考
金融天地
作者:丁嘉昕
摘要:2014年4月和6月,中國人民銀行兩次對符合一定條件的商業銀行進行了降準的貨幣政策調節,這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本文首先對央行降準的背景進行簡要描述,繼而詳細分析近期央行降準的主要原因,進而對央行近期的降準提出幾點經濟學思考。
關鍵詞:降準;流動性;貨幣政策;金融改革
中圖分類號:F830.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一、前言
當前,中國經濟仍處於一個下行的趨勢,保增長是目前我國政府麵臨的重要問題,且目前我國在進出口貿易方麵也受到了一定的助力,未來經濟預期不容樂觀,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宏觀經濟景氣度有待提升;與此同時,國外也存在許多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這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小的負麵衝擊。在此條件國家在貨幣政策上進行一定調整,以求對經濟的發展產生促進作用是可以預料到的。
眾所周知,在6月份這次央行降準前,為了大力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發展、繁榮農村經濟,央行就已經啟動了“定向降準”政策,在今年4月底就已經分別下調了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存款準備金率2個和0.5個百分點,這對縣域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據統計,4月份降準所釋放的流動性不超過千億。此次,央行的降準政策將覆蓋了60%以上的城市商業銀行,80%的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以及90%的非縣域農合行,其釋放的流動性也預計在千億以內。
二、 央行降準的主要原因剖析
(一)略帶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
我國在第一季度的經濟表現差強人意,特別是在進出口貿易方麵的形勢不容樂觀,據海關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第一季度的進出口總規模在5.9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7%;出口總額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1%;進口總額2.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貿易順差1028.3億元,比去年同比收窄了60.9%。毫無疑問,在經濟下滑的宏觀經濟環境下,一定程度的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對於國民經濟的增長會產生一定的正麵作用,這能給消費和投資都增加動力,這是央行近期降準的主要原因。
(二)靈活的差別化貨幣政策,調節經濟結構
近期央行的降準一個突出的特征就是:定向降準,對“三農”和中小企業的發展給予了一定的扶持,這凸顯出中央意在使用靈活化的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經濟的結構,促進宏觀經濟的良性發展。特別是在6月份的這次定向降準,央行特別提到,對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以及汽車金融公司進行降準,這表明央行這次的降準主要是照顧那些中小型企業,畢竟目前中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缺失是不爭的事實;更重要的是,央行的近期降準不僅希望在流動性總量上發揮積極作用,更希望能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上產生好的化學反應。
(三)定向釋放一定的流動性,發展實體經濟
不可否認,現今我國的金融體係和實體經濟的發展格格不入,最主要的矛盾在於當前極高的企業融資成本,這是困擾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之一。近期央行兩次定向降準,其目的就是想振興實體經濟,因為降準的直接結果是流動性得到釋放,定向降準就是為了防止釋放的流動性流入杠杠效應高的行業和領域,如房地產行業。所以,近期降準央行特別提到了小微企業和“三農”的發展問題,這旨在鼓勵符合定向降準的金融機構在資金分配上更加傾向到實體經濟需要支持的領域(“三農”、小微企業、消費領域等),確保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