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現代物流發展的軍事物流配送研究
產業經濟
作者:李霞 王利輝 司安金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軍事物流配送的特點,指出了軍事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對發展軍事物流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軍事;物流;配送
中圖分類號:F5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在當前麵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大背景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軍隊現代化水平的提高,許多軍事大國都完成了軍事轉型,向新的保障模式進行轉變。信息化戰爭已全麵登上了曆史的舞台,後勤物資保障已成為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伊拉克戰爭可以看出,美軍一直致力於後勤保障模式的創新研究,其軍隊後勤保障模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更加凸顯出軍事物流在其保障體係中的重要性。據有關資料顯示,為了適應軍事戰略方針的調整,美軍的目標是在下一場戰爭中使用配送式保障為主的全新保障模式。美軍的這種做法是借鑒現代物流技術與經驗,在整個保障的過程中大大節省了時間和成本,改善和增加了各環節的綜合效益。因此,軍事物流配送作為軍事物流的核心功能,越來越引起各國軍隊的關注
一、軍事物流配送的特點
1.軍事物流過程的特殊性。軍事物流中流動的是軍用物資,包括軍民通用物資(如坦克、飛機、艦艇、軍械等軍事裝備)。從社會屬性上講,軍事物資是消滅敵人,保存自己並達到預定軍事目的的物質基礎,具有特殊的戰技指標、可靠性、安全性等要求,因而它在運輸、儲存和維護等過程中有許多特殊的技術要求。
2.軍事物流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現在:在平時,總體軍事物流量較小,物流方向相對穩定。在戰時,軍事物流量猛增,物流方向向戰場方向高度集中,物流速度急劇加快。
3.軍事物流的隱秘性。軍事物流活動是在嚴密的軍事組織指揮下進行的活動,軍事物流的流量和流向都是軍事行動的秘密。在戰時,軍事物流設施還受到敵人的幹擾和破壞,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這種幹擾和破壞將日益加劇。
二、軍事物流配送主要存在的問題
隨著“科技強軍”和新軍事變革的不斷深人,我軍在軍事物流配送力麵已有了一定的研究,但總的來看還處在理論探索階段,與外軍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開展大範圍的軍事物流配送還存在一些問題。
1.對信息化戰爭要求的物流配送的認識尚存在偏差甚至偏見。如對信息化條件下物流配送的整體認識過去簡單化,把當前國際形勢下的物流配送模式與傳統的模式對等化,認識尚的偏差必然導致行動上的失誤,長此以往,無疑要影響軍事物流良性發展。
2.物流配送裝備設施比較落後。我軍大部分物流設施和裝備科技含量比較低,機械化設備不足,信息化裝備就更少,物流配送基礎設施網絡化、現代化不夠,缺乏動態跟蹤和監控能力,缺乏戰略投送能力,對物流配送的動態因素和整體過程關注不夠,支持多功能的基礎設施設備不多。
3.物流人員素質偏低。我軍從事物流的相關人員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員的觀念比較落後,知識結構老化,特別是缺乏信息意識和現代物流配送理念,有關物流配送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奇缺,這無疑是我軍物流配送建設麵臨的最嚴峻挑戰。
4.物流信息技術不能實現自動無縫銜接與處理,影響數據共享。目前,軍事物流領域沒有公共數據的傳輸格式、接門和編碼標準,電子化物流網絡互不兼容,數據無法自由交換,信息不能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