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物流業低碳化發展路徑分析
產業經濟
作者:胡傳爭
摘要:經濟發展的低碳化正在成為全球範圍內的趨勢和潮流,安徽物流業也不例外,而且是必然選擇。可以從幾個方麵實現物流業的低碳化發展,物流基礎設施低碳化,物流技術裝備低碳化,倡導智能化物流,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物流係統運行效率。
關鍵詞:物流業低碳化;基礎設施;技術裝備;智能化物流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馬爾代夫八成國土海拔低於一米,總統穆罕默德·納希德說過,如果世界平均氣溫再升高兩度,馬爾代夫將不複存在。由於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存量增加,全球氣候逐漸變暖已經成為大趨勢,由此帶來的海平麵上升、極端氣候頻繁正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空間。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低碳經濟正在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中國政府在哥本哈根國際氣候會議上莊嚴宣布,到2020年前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的數值下降40-50%。物流行業作為碳排放量巨大的產業之一,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一、安徽省低碳物流發展現狀
安徽作為中部省份,物流發展不僅與發達國家有差距,在國內與沿海發達省份相比也比較滯後。物流行業的經營理念、管理水平、物流行業的基礎設施等都處於總體落後的狀態,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通常10%左右,而安徽省卻達到了21%,盡管安徽物流業已經開始迅速發展,出現了國有、民營、外資都有,大中小型企業全麵發展的良好局麵,但是物流行業運行效率不高,物流服務集約化程度偏低的總體狀況並非發生根本變化。物流技術落後,物流設施簡陋,缺乏低碳物流的發展土壤和社會氛圍,低碳物流在很多企業仍然隻是停留在字麵上和理念中,而沒有落實到實際的生產運營中。
二、安徽省物流行業低碳化發展路徑的必然選擇
安徽省的區域經濟在過去三個五年計劃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各項經濟指標正在加速提高,在全國的排名也逐漸由中下向中上進步。隨著融入泛長三角戰略的逐步推進和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安徽以工業為主導的發展戰略正在凸顯其不足之處,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空氣汙染日漸嚴重。合肥、蕪湖、馬鞍山等城市空氣質量優良的比例正在迅速下降,2013年合肥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全年的比例為49.9%。空氣質量的下降正在越來越明顯抵消經濟發展的質量。安徽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省長王三運明確指出,要把轉變發展方式與低碳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大力推進高碳產業低碳化和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低碳物流是一種高能效、低能耗、低汙染為特征的物流行業發展方式,物流業是中央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總體部署中確定的以低碳為主要特征的三大產業體係之一,建立完善高效的物流體係對於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減排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物流基礎設施的低碳化
發展低碳物流,實現物流產業低碳化,首先要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綜合物流運輸網絡,快速提升全省路網的技術等級和路麵等級。要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全過程中全麵貫徹實施低碳化的建設理念,從建設項目的原材料、設計規劃、施工運營和後期養護等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