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我國銅市場現狀的幾點思考(1 / 2)

對我國銅市場現狀的幾點思考

產業經濟

作者:楊高尚

摘要: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延展性,在工業上有著廣泛的用途。因此銅資源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業材料,是一種價格比較昂貴的有色金屬。最近十年,國內外對金屬銅的需求日益增大。從我國自身長遠利益考慮,首先我們亟需認清我國銅市場的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然後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我國銅資源供給的安全。本文主要從我國銅市場尤其是精銅市場的現狀、供給、問題等進行簡要介紹分析。

關鍵詞:銅市場;現狀;供需;問題

中圖分類號:F2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1

一、國內外銅市場的現狀簡介

以銅鐵為代表的金屬礦產資源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命脈。就目前而言,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發展極大地刺激了全球銅市場的需求。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銅大概3.5-5.7億噸。就銅金屬產地而言,世界銅資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國、讚比亞和秘魯等國。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銅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已探明銅金屬儲量達1.5億噸,占世界儲量的1/4;美國銅金屬探明儲量9100萬噸,居世界第二,但是美國銅的開采和冶煉居世界首位。雖然美國產量很高但是由於國內銅需求量很大,依然是銅最大進口國,其他主要銅進口目的地還有歐洲、中國和日本。

以最近十年來看世界銅產銷量較為平穩,一方麵產量略有上升,另一方麵消費緩慢增長。數據顯示,最近三年全球銅消費量增加1.6%,中國消費量增加2.3%,美國增加4.2%,歐洲增加1.5%。但是就目前情況看國內外銅市場處於一個短期的下行通道。一方麵就國內市場而言,近期我國銅產量增大,出現過剩現象;另一方麵,由於我國目前經濟處於轉型期,大量企業對於高質量的精銅又有著比較迫切的需求,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供不應求的情況。

二、我國精銅市場存在的問題

銅市場中作為銅產品中最重要、最緊缺的要數精銅。筆者將從銅市場的精銅這一細分領域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闡釋。

1.行業內企業數量很多但是規模並不大。舉例來說,我國對於特大型銅產品加工企業的標準定義是年產量十萬噸,而同等規模的企業僅屬於中等企業。據2013年有色金屬加工協會統計,我國銅產品加工企業多達1400家左右,但是符合十萬噸特大型企業標準的隻有不到五家。

2.企業競爭力差,品牌影響力較小。一方麵我國加工精銅產品的企業自身技術水平、管理水平以及上遊原材料影響力不足,很多中小企業與國內外先進企業的競爭力有很大差距。因此這些缺乏行業影響力的精銅冶煉企業在行業中話語權不足,競爭手段單一,利潤率被一再壓低。另一方麵,目前我國包括精銅在內的銅市場缺乏有效管理,無序競爭嚴重,這主要表現在質量較差、品牌影響力低、大打價格戰、互相詆毀、鑽政策空子等。

3.產品定價手段單一,受市場起伏影響較大。目前我國絕大多數銅企的定價策略采取的是成本導向定價法,即以“電解銅價+加工成本費用+毛利”的形式實施定價。雖然這一定價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證企業定價的利潤的穩定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上遊銅價上漲會加劇企業現金流的壓力,進而引發更大的財務風險。因此在行業不景氣的時期,企業如果財務管理和風險控製不得力,必然會被市場迅速淘汰。